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中国共产党   1篇
政治理论   2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1.
不同的经济形式对生产力的因素、组合及运行具有不同的影响。市场经济作为人类创造的具有活力的资源配置方式,生产力的因素,生产力的组合及运行必然具有不同于其它经济形式条件下的新特点和规律。本文力图在这个问题上作以初步探讨。一、市场经济条件下生产力因素自身的特点生产力是由实体性因素(劳动者、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和一些非实体性因素(教育、科技管理、资金等)构成的有机系统。这个系统及其自身的各种因素在不同的经济形式中具有自身不同的特点。  相似文献   
2.
九四至九五年的物价上涨,暴露了我国农业的内在矛盾和潜在危机,农业问题成了直接影响国民经济发展的主要问题。认真分析、研究和解决当前农业生产力的内在矛盾成了理论和实践工作的当务之急。 一、农业生产力的内在矛盾和问题 一是生产力因素组合上困难重重,无法顺利地形成现实的生产力。首先:农业生产力因素向非农部门流动。农业部门内的劳动力,农用资金和部分农用生产资料、科学技术及其它要素纷纷向非农部门流动和转移。全国兴起的民工潮以及乡镇企业的超常规发  相似文献   
3.
任何经济区域都存在大量的国有小企业,特别是欠发达的县域经济中,国有小企业占主导地位,“放小”成了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问题。搞好区域放小的关键问题,是具体分析和解决小企业陷入生产经营困境所面临的一系列矛盾和问题,创建适合企业自身生存和发展的宽松的外部运行环境;建立符合区域经济发展的总体战略目标,实施适应市场需求,适合小企业自身特点的组织方式和经营管理方式。要根据各个不同经济区域经济发展状况、资源状况、市场需求以及各个具体企业的特殊矛盾和问题,因地制宜,因企制宜,进行国有小企业的改革。要建立既适合于市…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