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世界政治   2篇
中国政治   1篇
政治理论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2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柏林共识?     
沈联涛  邹痴成 《南风窗》2012,(12):86-87
我们不能通过印钞的方式永远推迟承担变革带来的阵痛。只有当既得利益者愿意为非既得利益者做出牺牲的时候,可持续性才可能实现。最近的柏林之行令我回想起自己的上一次到访,那是1967年的夏天,作为一个穷学生的我,在那堵还将继续分割和压抑整个德国社会20多  相似文献   
2.
沈联涛 《党政论坛》2014,(10):20-21
宗教极端主义思潮是危险信号 新疆2009年的“7·5”事件后,中央从国家层面对治疆方略予以调整,以现代化为趋向的发展逐步赢得民心,并不断压缩“三股势力”的存在空间。  相似文献   
3.
十年轮回:透视危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没有一次金融危机是完全相同的,但是它们有着共同的因素,有望帮助我们发现并且缓和下一次危机。所有的危机都从流动性过剩开始,接着出现投机热,最终形成泡沫,尔后发生崩溃。历史充斥着这样的泡沫和崩溃。  相似文献   
4.
沈联涛  肖耿 《南风窗》2012,(16):84-84
在许多新兴市场国家,经济表现不振的原因并非在于缺乏对国际上最佳经济实践的理解,而在于这些最佳实践与其国内传统的社会关系和实践之间的冲突。正是这些传统的社会关系与实践造成了既得利益集团对变革的反对。1993年,世界银行发布了划时代的研究成果——《东亚奇迹》,分析了为何东亚经济体比拉美、非洲和其他地区的新兴市场增长更快。研究指出,通过夯实基础、促进投资、培养人力资本以及开放发展出口制造业,这些东亚经济体成功实现高增长。但这并不是全部原因。世界银行那时不情愿地承认,在东亚国家,政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