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法律   2篇
政治理论   1篇
  2005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观察近些年我国经济的发展状况,不难发现,每一次宏观经济趋紧,经济结构加剧恶化,都是根源于投资膨胀的拉动。由于现行的投资体制,投资去向是否合理、效益好坏,投资主体不承担风险与责任,因而在地方和局部利益的驱使下,各地政府部门自然要争投资,上项目,铺新摊子。结果,最终导致社会物资供求总量失衡,障碍经济健康发展。多次的经验教训,已使人们深切地感到,有效地避免经济发展大起大落,必须对现行的投资体制进行改革,尽快建立投资风险机制。围绕这个主题,最近,本刊记者请国家计委投资研究所的四位同志发表了自己的见解,其中不少的思考和建议还是有一定参考价值的,值得一读。  相似文献   
2.
中国的民营企业对国民经济的贡献超过了60%,吸纳就业人口超过1个亿,并实现了我国70%以上的对外出口,民营资本在全社会城镇固定资产投资方面也超过了40%。毫无疑问,这些数据表明民营经济已经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与此相呼应,近期有一批民营企业开始大步进入长期由国有企业唱主角的产业领域,比如石油、航空、保险等。但是民营经济发展依旧遭遇政策面上的“有形障碍”,而且“无形障碍”并没有完全解除,那么如何消解这些对民营经济的非政策性歧视,如何继续在政策、法律、意识心态上继续突破,如何让民营经济形成更大的发展浪潮?《法人》杂志社邀请经济学家、法学家、民营企业家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3.
要提高我国国际竞争力,必须逐步提升我国教育的国际竞争力。首先,教育竞争力在提升国家综合竞争力中有着特殊的地位与作用。据联合国统计,我国人文发展指数仅排世界第111位。某项产品或某项技术的竞争力只能从局部影响到国家的综合竞争力,而教育竞争力则会从整体上影响到综合国力的竞争。其次.教育竞争力影响到科技竞争力,从目前来看,我国存在着“重物(引进技术投资)不重人(培养与重视科技人才)”的倾向,造成了“人才低价流出,技术高价引进”的失衡情况。如果我国这种体制不改变,那么我国科技竞争力是难以提升的。再次,教…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