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篇
  免费   0篇
中国共产党   22篇
中国政治   4篇
政治理论   1篇
综合类   1篇
  2024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核心问题是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刘少奇在这方面有丰富的理论和实践,集中表现在三个方面:1.党要永远代表最大多数人民的根本利益;2.制定正确的路线政策是代表广大人民利益的关键环节;3.优良的党风是代表广大人民利益的根本保证.  相似文献   
2.
研究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领导集体的形成和发展,对于研究中国近现代历史具有一定的重要意义。近年来史学界陆续发表了一些关于这个问题的文章和著作,对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等与第一代领导集体的关系进行了论述。有的还把张闻天、王稼祥作为第一代领导集体的重要成员,根...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生动的实例说明阳光心态与情绪心态的表征,并深入浅出地阐述心态的重要性及心理疏导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建国前后刘少奇新民主主义社会主要矛盾思想的发展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怎样把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落后大国,改造成为独立、繁荣和人民共同富裕的新中国?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国共产党人历经千辛万苦,终于找到一条经过新民主主义,然后发展到社会主义的成功道路。中国人民正是在这面光辉旗帜的指引下,取得民主革命的胜利,建立了新中国,迅速恢复和发展了被长期战争破坏的国民经济,铸就了新中国第一页的辉煌。尽管这一时期很短,但它却奠定了新中国各项建设的坚实基础。从这一视角看问题,刘少奇作为第一代领导集体的重要成员,则在建国前后对毛泽东所创立的新民主主义理论作了重要阐发,成为这一理论中极富特…  相似文献   
5.
刘少奇的《论共产党员的修养》(以下简称《修养》)一书,对中国共产党的思想建设和组织建设起过重要的历史作用,哺育了不止一代中国共产党人,其影响历久不衰。它是在什么样的历史条件下形成的?一抗日战争时期,国共两党的第二次合作打破了国民党对中国共产党的长期封...  相似文献   
6.
关于国民会议运动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关于国民会议运动的研究取得不少新进展,但仍有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笔者在此对国民会议运动的几个问题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请史学界同仁们指正。 一、中国共产党“国民会议”主张是在继承辛亥 革命后民主运动主张的基础上提出的 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的“国民会议”主张是中国共产党人最先于1923年2月和6月提出的,但笔者在研读中华民国史时发现,这并不是“国民会议”主张的最早提出。要探究“国  相似文献   
7.
看了《中共党史研究》1989年第3期登载的李万锦《略论七大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全党指导思想的历史局限》、1990年第1期李友刚《七大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全党指导思想不存在“历史局限”》两篇文章之后,我们认为虽然都不无可取之处,然而也都在一些论点、论据中有值得商榷的地方。  相似文献   
8.
民族工作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和建设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习仲勋在新中国成立初期主持中共西北局和西北军政委员会工作期间,模范地创造性地贯彻执行中央提出的民族团结、慎重稳进等一系列民族工作的方针政策,从西北地区实际出发,积极争取少数民族上层人士参政议政,大力帮助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经济和文化,使西北广大地区在短短三年内就实现安定团结,迅速恢复发展农业畜牧业,为进一步开展西北地区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奠定了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9.
文章分析了在十八大召开以后的新的形势下,如何保证党员的纯洁性以及着重分析了如何做好离退休的党员和群众的思想政治工作,并且就如何开展与做好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了几点建设性的意见,旨在保障党的队伍优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10.
刘少奇是否在遵义会议上提出了政治路线错误的问题?○王双梅遵义会议在中共历史上是一次生死攸关的会议,是一个极为重要的转折点,毛泽东、王稼祥、张闻天、周恩来等无疑在会议上起了重要作用,但其他同志包括刘少奇也起了一定的作用。1980年5月17日,邓小平在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