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中国共产党   1篇
中国政治   3篇
政治理论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的教育改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战后,日本从一个“国家赤字,企业赤字,家庭赤字”的废墟状态中迅速恢复过来,通过一系列改革一跃成为世界上名列前茅的经济大国,令世人瞩目。对于一个自然资源非常匮乏的国家而言,人力资源是日本最重要的资源,在日本经济起飞的过程中,日本教育制度的改革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日本教育改革的成功经验对于发展中国家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第一次改革:从“美式教育”到实用主义教育  战后初期,驻日美军最高司令部依照美国的教育模式强行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开始了第一次教育改革:首先发布四项命令,第一《关于日本教育体制的管理政策的命令》;…  相似文献   
2.
市场经济的政治要求──政府职能的合理定位王威海市场经济体制下的政府有着合理的职能范围,范围过大会导致政府的专断,损害经济运行自身的规律,过小则往往导致社会的无序状态,绝对的合理或许只是一种理想状态,但是一个可能的范围内总存在着一种基本合理的状态,政治...  相似文献   
3.
本文将“和谐社会”与杜尔凯姆的“社会团结”概念相对照,探讨了两者产生的社会背景和理论蕴涵的异同;在杜尔凯姆“机械团结”和“有机团结”概念的基础上,揭示了传统和谐社会与现代和谐社会的特征;进而阐述了民主法制建设对中国和谐社会建设的意义。作者认为,杜尔凯姆的社会团结理论对我们从学理上进一步完善“和谐社会”概念具有启发意义,他对两类社会团结的划分为我们区别传统和谐社会与现代和谐社会奠定了理论基础,而他提出的实现社会团结的条件,则对我们认识构建和谐社会的条件具有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4.
中国社会正处于快速转型的过程之中,“和谐社会”的提出正是为了解决社会在高速发展的同时出现的不和谐现象,这与社会学的产生在背景上具有相似之处。涂尔干的社会团结理论典型地代表了西方社会学家对和谐社会的理解和认识,了解社会团结理论与“和谐社会”理论之间的区别与联系有助于我们对“和谐社会”内涵的把握,涂尔干对两类社会团结的界分使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传统和谐社会与现代和谐社会的区别。  相似文献   
5.
户籍制度改革是社会争议的焦点,支持者和反对者争执不下,户籍制度改革也陷入了两难境地.日益增长的流动人口是推动户籍制度改革的直接动力,而户籍制度改革所面临的诸多矛盾以及改革所带来的一些负面影响则成为户籍制度改革的阻力.在这种情况下,户籍制度改革应是一条渐进之路,即改革必须坚持从推动社会经济发展和维护社会稳定的角度出发,逐步实现户籍制度改革的最终目标.  相似文献   
6.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农村的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在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逐步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的过程中,中国农村的组织体系也发生了显著的变化。由于“中国所制定的发展模式……在相当大程度上依赖对组织的变革来促进乡村的发展”①,因而在中国这样一个以农村为主体的国家里,对农村组织体系变革的研究,不仅可以更好地把握中国农村的改革,同时也有利于更为清晰地认识中国社会的发展。(一)社会组织是一个不断地与环境发生作用的开放系统,它必然随着外在社会环境的变化而发生变化。新中国建立以后,中国农村组织体…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