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中国政治   7篇
政治理论   2篇
综合类   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作为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的最佳模式,"一国两制"在台湾的接受程度遭遇瓶颈。本文正视现实,探讨了两岸政治定位、互动框架和实践模式等基础问题,在理论上借鉴"协合式民主"精神,立足于两岸关系实际,对"一国两制"台湾模式加以深化和拓展。维护"一个中国"的统一性,保持台湾在单纯内部事务上具有独占性权利或完全自主权,在两岸事务上台湾得适用否决性权利,在一般性的国家事务上台湾享有比例性权利;通过协合式民主的治理方式,促进两岸间异质性民主的正常运转,实现和维护两岸权力分享、国家权威的统一与稳定。  相似文献   
2.
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社会机制探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基于两岸关系的政治与社会互动逻辑,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存在着权力制衡、权利规范和社会支撑等多种构建机制,而社会机制是构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重要路径之一和基础组成部分.社会机制的内容分析涵盖社会动力、激励、整合、协调及保障等几个方面.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社会机制为当前两岸关系提供了诸多启示:应确立两岸关系的多元主体多维定位,深化两岸交流沟通范围和层次,注意各项社会运行机制的深化与协调,注重社会资本的积累.  相似文献   
3.
“一国两制”是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的最佳模式。本文根据“一国两制”台湾模式的内在逻辑顺序,阐述了一国两制的基础研究、“一国两制”台湾模式及其与港澳模式的区别、台湾模式的新构想或思维。为推动两岸尽快实现完全统一,今后应深化对“一国两制”理论精神、台湾模式的具体设计的研究,并加强两岸学者的交流和共同探索。  相似文献   
4.
对2010年11月27日的台湾“五都选举”,岛内外有人说是2012“大选”的前哨战,或是国民党的政权保卫战,更有人称其为两党的总决战。无论何种性质,此次选战对今后岛内政治生态将产生深远影响。国民党意图“坐三望四”,把年底的大高雄市长选战,定位为“翻盘之战”,  相似文献   
5.
"太阳花学运"是各方面深层次影响因素长期累积、台湾部分势力利用反"黑箱"机会推波助澜的结果."太阳花学运"背后隐藏着多方的政治角力:国民党意欲扭转"执政"困境,民进党希冀取得选举优势,"第三势力"期望扩展政治空间."太阳花学运"对台湾政治生态、两岸关系产生了深刻影响.为实现两岸政治关系的稳定发展,大陆必须构建从利益共享到制度整合再到群众情感交流融合的更为细致、有效的动态机制,并适度调整对台政策.大陆应有限而有效地"让利",调整两岸关系的利益传导机制;建立多渠道的协商平台,改进两岸关系的信息传递机制;加强两岸青年交流,构建两岸青年的情感共生机制.  相似文献   
6.
所谓政治民主化是指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的过程中,政治的形式和内容从非民主走向民主特别是从专制走向民主的过程。应该说民主的价值,是具有普世性的,但是由于各国、各地区的特殊处境和政治文化等因素的不同,因此,政治民主化在世界各地常常呈现出各种特有的民主发展的模型和轨迹。  相似文献   
7.
综合“一国两制”台湾方案既有构想、外部法律介入港台事务的异同和完全统一前后美国涉台介入的可能变化等多个方面因素进行考虑,外部势力对未来“一国两制”台湾方案及其实践的法律介入可能以方案中的“高度自治”、中央与特别行政区关系、管治权与自治权关系等为着力点。面对外部法律介入,一方面要加强外交、政治乃至于军事等方面的沟通与斗争,另一方面也要充分运用法律手段,优化“一国两制”台湾方案的法律构造和实践机制。反介入机制的法律构造大致可以从两个相互关联的路径入手,即“一国两制”台湾方案中静态权力配置的“法制化”,以及“一国两制”台湾实践中动态运行机制的“法治化”。  相似文献   
8.
两岸政治定位的分歧处理及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两岸关系的政治定位为中心,结合实际,通过对国家与政府、两岸、国家继承与政府继承、国家承认与政府承认、分裂与分离等基本概念进行学理上的辨析,以建立两岸政治定位分析的理论基础。通过对两岸政治定位分歧诊断及处理的考察,认为“一个中国”框架下明晰的两岸政治定位有利于推动两岸和平发展,进而提出“一个中国,两个平等政权,中国代表权互补”两岸政治定位底线的建议,而一个双方都能接受的两岸政治定位也将有助于解决两岸“一个中国”意涵之争。  相似文献   
9.
在纪念《告台湾同胞书》发表30周年座谈会上,胡锦涛重要讲话指出,“两岸复归统一,不是主权和领土的再造,而是结束政治对立”,揭示了祖国统一的实质和目标,两岸关系当前的状态是“一个中国”在主权和领土上统一、政治对立、人民分离,“复归统一”就是要达成主权、领土、政治一体的完全统一状态。“两岸复归统一”讲话科学地解析了祖国统一的层次,拓展了实现祖国统一的思路,具体提供了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的新启示。本文拟从“两岸复归统一”的概念解析出发,厘清“一个中国”的法理依据和“两岸复归统一”的现实基础,并尝试探讨“两岸复归统一”可能的实现形式。  相似文献   
10.
<正>所谓政治民主化是指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的过程中,政治的形式和内容从非民主走向民主特别是从专制走向民主的过程。应该说民主的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