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法律   2篇
中国政治   2篇
政治理论   1篇
综合类   1篇
  2018年   1篇
  2013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以村规民约为代表的乡村民间法系统与国家法系统之间的和谐共存是建设和谐农村的一个基本前提。作为一种与国家法相对立的民间法,村规民约在实际运作中与国家法既存在着冲突,也有妥协,还有互相依赖和互相渗透。应有效界定村规民约和国家法律的调整范围,在国家立法层面吸纳村规民约合理因素,完善乡镇政府对于村规民约的备案制度,实现司法层面的平衡。  相似文献   
2.
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宏观视野下,充分领会习近平总书记2016年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和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积极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和通识教育两个传统各自优势,打造具有人文品格的思想政治教育,同时把通识教育的人文性牢牢建立在思想政治教育的正确政治导向和价值导向上,实现人文思政和思政人文的和谐共生。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十年来法理学会议主题与课题项目的统计与分析,考察我国法学资源配置的特点,由此探讨我国法学资源流动的趋势和存在的问题,从而透显出我国十年来法学研究的成就与不足,并从学术整体规划、学术团队培育和基本理论建设等方面对未来法学资源的合理配置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和意见。  相似文献   
4.
胡欣诣 《求索》2013,(1):192-194
如何理解和界定"法理学"一直是法学理论中一个聚讼纷纭的问题,从语源学和学科史的角度考察"法理学"的语义变迁,从对各家观点的分殊与归纳中提取"法理学"的语义内涵,从与"法学"、"部门法学"的概念差别中反向锚定"法理学"的语义位置,将有助于从多个侧面凸显"法理学"之为一门以抽象的、共性的、一般的法作为主要研究对象的基本学术特点。我们的研究还试图对与"法理学是什么"有关的诸问题作出理论阐释,并由此对"定义偏好"的学术研究方法提出批评,以进一步强调应秉持从历史的和逻辑的形成过程来理解法学概念的学术态度及其学术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5.
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应以保障农民的各种权利为核心和基本价值取向.在全球化背景下,以国际人权法为框架构建中国农民的权利体系,切实保障和实现农民的公民权利、政治权利、经济社会与文化权利.  相似文献   
6.
杨春福  胡欣诣 《河北法学》2007,25(7):182-185
邓正来《中国法学向何处去》对于中国法学"连根拔起"式的批判的目的,是为了"返回根本",包括返回生活之根本、返回中国之根本、返回知识之根本.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