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法律   1篇
政治理论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模糊语言是人们为了克服语言表达的局限性而采用的一种语言手段,在一些特定的场合,模糊观念要比清晰观念更富有表现力相传乾隆皇帝同刘墉等大臣登上城楼观景,恰巧有一人家出殡,乾隆就问刘墉:“刘爱卿.都说你聪明过人,现在我问问你,你说全国一年生多少人,死多少人?”刘墉答:“生一人,死十二人.”乾隆疑惑不解,刘墉就解释说:“国家再大,一年内生的也只有一种属相,死的是十二种属相。”乾隆的问题是无法用确切的数字回答的,刘墉却用模糊语言巧妙地解决了这个难题  相似文献   
2.
薛吉辰 《侨园》2011,(12):44
扇是中国传统民俗文化中最具代表性的器物之一,也广泛出现在文学作品中.最突出的当是四大古典文学名著中关于扇的精彩描写,四部著作独具特色,堪称典范.扇与《三国演义》自《三国演义》问世以后,羽扇、纶巾、鹤氅就成了人们心目中的诸葛亮形象.第五十二回诸葛亮调兵攻取零陵,"只见对阵中,一簇黄旗出.旗开处,推出一辆四轮车,车中端坐一人,头戴纶巾,身披鹤氅,手执纨扇,用扇招邢道荣曰:'吾乃南阳诸葛孔明也.'"从此确立了这个临阵主帅的特定形象.  相似文献   
3.
春游诗话     
春游,古称踏青,也叫"探春",即春日郊游.踏青是中国民间的传统习谷,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孔子的弟子曾皙就曾借春游表达自己的志向,"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魏晋以后,春游的习俗更加盛行.  相似文献   
4.
珊瑚趣谈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