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篇
  免费   0篇
各国政治   2篇
外交国际关系   5篇
法律   15篇
中国政治   11篇
政治理论   3篇
综合类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经济自南是特定社会阶段中,统治者在对某种经济自由主义思潮认可的基础上,通过法律手段的运用,涤除政府垄断,矫正政府越位,而取得占据自由权利中核心地位的一种实际状态.追求经济自由是每个国家所期望的经济社会发展的最佳状态.据此,笔者认为,"经济自由是当代中国法的时代精神"的表述,比"自由是法的时代精神"的表述更符合我国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2.
自宋代《吕氏乡约》始,到明代王阳明《南赣乡约》后,在中国基层社会控制中,乡约依靠公开惩罚灌输符码。基层社会组织通过政治主导、知行合一、族群合作聚合羞辱信号,"约"依靠编制的羞辱"罚"网,训诫不合作者,警示合作者。从羞辱罚的社会实践中,认知羞辱罚不仅仅简单地呈现羞辱力("罚"网)和羞辱心(良知)的对映,而是关联于儒家的文明模式。关注非法律惩罚通过规范化的情绪传递羞辱信号,而"面子"与"关系"参与了羞辱罚的分配。  相似文献   
3.
4.
区域协同发展是多个主体围绕共同的目标在优势互补中实现合作共赢的过程。与长江经济带各省、市的横向对比来看,湖南的优势在于经济地理区位优良、宏微观政策红利叠加、工业发展基础厚实;湖南的短板在于交通技术等级偏低、区域经济发展不协调、整体经济结构待优化、技术创新能力待提升、生态环保约束增强。湖南应从交通协同、空间协同、产业协同、创新协同、生态协同五个方面参与长江经济带的分工合作,在推动长江经济带协同发展中实现湖南经济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5.
法律何以能被信仰?——兼与法律信仰不可能论者商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许娟 《法律科学》2009,(5):3-12
法律信仰是信仰者结合超验体验和理性确信、穿越精神虚拟和物质现实,强化主体意识和工具价值的一种超现实的精神活动。当代中国必须建构实在法、伦理法和自然法三位一体的法律信仰的理想图景,以解开僵化的“制度之网”,弥合法律文化的断裂和混乱,进而发挥法律信仰的精神激励、文化整合、凝聚和约束功能,至此从根本上验证了为现实功利所累,站在此岸看彼岸的法律信仰不可能论者的不堪一击。  相似文献   
6.
理论研究和社会实践经验表明,具有中国特色而又符合现实需要的社会调控机制,应该是以法制为核心,以民俗、习惯、道德及其他社会自治规范为补充的综合性机制。民俗习惯不具有国家制定法的属性,是在人们长期共同的生活、劳动、交往中形成,被用来分配人们之间的权利义务或解决他们之间的利益归属与利益冲突,被人们内心所确信,支配着人们的行为,形成一定时间和空间范围的社会秩序与文化认同的规则体系。本文将针对民俗习惯在实践中的适用情况,  相似文献   
7.
随着高等教育普及,高校学生数量突飞猛进,学生日常事务增多,管理工作难度加大。分析了嘉兴学院在学生管理工作中遇到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对学生工作的管理模式创新和工作思路的拓展等方面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8.
许娟 《中国司法》2012,(1):107-108
以服务于民、方便于民、贴近人民为基本内涵的人民司法理念是司法权的来源,是配置、行使与运行过程中的实质内核和精神导向,也是新时期司法体制改革的根本原则和长远目标,更是社会主义司法工作的总体精神和根本价值。人民司法理念体现了我国司法制度的社会主义本质,  相似文献   
9.
许娟 《理论月刊》2005,(12):125-127
法律的生命在于它的实现,法律权威的实现是法律的应然权威转化为法律的现实性权威的过程。通过对中西方法律权威的状况的比较来分析影响法律权威的因素,探讨法律权威的实现模式和途径。  相似文献   
10.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在独特的历史命运、文化传统与国情条件基础上探索出的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与中国智慧的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纵观其生成过程,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以人类文明成果为重要基点,在理论与实践成果的广泛汲取与镜鉴中把握符合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方向与趋势;坚持以人民的利益与诉求为奋斗目标,在人民立场的坚守中赋予现代化道路以浓郁的民本底色;充分发挥中国共产党强大的领导力量,确保中国式现代化方向正确、目标清晰;注重以世界历史为坐标,以宽广的胸怀视野在人类历史长河的多重互动中总结现代化建设的经验与规律。这不仅成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走向成功的内在支撑力量,也是区别于其他现代化道路的显著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