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中国共产党   1篇
政治理论   1篇
  2022年   1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党的二十大报告在阐明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历程时,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坚持辩证分析问题,从大历史观视域将历史、现实和未来有机融合,展现了党经过百年奋斗开创的历史伟业,总结了新时代十年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发生的历史性变革,诠释了历史自信的建构演进机理。历史自信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牢记初心、接续奋斗的精神动力,是开天辟地、再创伟业的崇高气概。中国共产党历史自信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赓续创新中植根,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建构中生成,在新中国各项社会制度建立健全中发展,在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探索中完善。  相似文献   
2.
邢海峰 《团结》2009,(4):36-38
城市规划事业是一项公众事业。应以公众利益、公众需求为上.从这个出发点来讲,城市规划不仅应让公众知情.还应充分实现公众参与。规划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只有依靠公众充分参与才能实现.这就需要建立起公众能够知情、参与、监督城市规划的一系列公众参与制度.包括规划的制定、修订、实施、监督等全过程.从宏观城镇化战略到涉及老百姓切身利益的微观规划(详细规划特别是小区规划、基础设施规划等).都需要公众参与。尤其是当市场行为的某些不合理要求触及甚至严重影响公共利益时.有效的公众参与体制可以有效阻止.以保证规划能真正实现“规划为民”。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