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中国政治   2篇
政治理论   1篇
  2023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德国生态学家汉斯·萨克塞以其独特的视角为我们展现了生态研究的另一隅,他认为,生态学是研究普遍联系的学说,他不仅阐述了慎用技术的技术中立观,环境保护的伦理依据的自然本身价值论,而且还考察了人际生态。萨克塞生态哲学的本质特征是一种方法论,核心是强调整体联系,包括人与物的联系和人与人的联系;在存在有价值的大前提下,他论证了自然本身有其价值;现代技术一方面形成和塑造了社会,另一方面逐渐导致人与人理解的崩溃,萨克塞提出要采用普遍教育和正确地运用信任以建立人际相互理解的新基础。  相似文献   
2.
郭明哲  张贵红 《学理论》2012,(24):26-27
巴什拉对科学认识论和理性主义的分析是其科学哲学思想的主体,文章从科学认识论角度出发,分析了巴什拉对于认识论中的中断与实在的概念;在理性主义时期分析了理性研究者,并对现象技术进行了批判.同时,巴什拉提出了一种技术反实在论的观点,对科学的人工实现进行了严厉的批评.  相似文献   
3.
资本权力批判作为马克思资本批判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始终受到各个时代马克思主义研究者的关注。马克思以及西方马克思主义学者结合自身所处的时代特征,分别立足于生产、生活、无意识领域对资本主义社会资本权力表达做出富有时代性的分析,并为我们研究当前资本权力表达提供了思路。在智能革命时代,资本与智能技术的联姻引发了资本主义社会资本权力在生产、生活、无意识领域表达方式的剧变,同时智能化的监控技术也在真正意义上实现了福柯所谓的全景敞视主义,进一步保障了资本权力运行的稳固性。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