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法律   2篇
政治理论   1篇
  2014年   1篇
  200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律师参与涉法信访工作大有可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世和 《中国律师》2004,(12):54-55
在我国,上访与告状,已有上千年历史,在悠悠的历史岁月中,上访问题如影随形,是中国老百姓挥之不去、割舍不开的“青天情结”。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十分重视上访、信访工作。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相继出台了诸如《信访条例》一类的规范性文件。但随着社会经济的转型,利益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各种矛盾也比较尖锐突出,人民群众要求通过上访解决问题的期望值很高,信访工作的重要性日益凸现,面对日渐繁重且法律专业性较强的信访问题,许多信访专职干部在呕心沥血、付出大量辛劳之余,常常感到心有余而力不足。因此,从这个层面上看,与上访和告状有着密切…  相似文献   
2.
正GDP数据中内含政绩玄机,中国GDP增长速度的神奇是因"投资——负债"而拉动的,但是这种借款性质的"行政性投资"一旦疯狂,必然导致货币的扩强及流动性倾泻。尽管中央已经提出"不要以GDP来论英雄",但GDP数据的发布,在我国仍然有着寻乎异常的政治意蕴,其意义非同一般,因而发布的内容乃至形式都与任何一国不同。这里,存在着上下左右之间的心照不宣。你看,每年公布上一年度的GDP数据时,统计局的官员在聚光灯的照耀下闪亮登场,中外新闻记者们齐刷刷地举起长枪短炮对准发布  相似文献   
3.
对刑诉法修改的人性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世和 《中国律师》2004,(11):66-67
一、现行刑诉法在人性化方面的缺失刑诉法的修改与完善必然涉及人性假设的问题,我国现行刑诉法对警察、检察官、法官的人性假设的逻辑前提是:公检法是国家机器的组成部分,是打击犯罪的专政力量,因而公检法人员是值得完全信任的,继此顺理成章地推定公检法人员具有健全的人格与道德良知。如刑诉法第89条就要求,侦查机关不仅要收集兼疑人有罪的证据,甚而还要收集无罪或罪轻的证据。这一法条的设置实质上是基于人性假设的道德要求,即假设侦查机关的人员是道德健全的人,他们在收集兼疑人罪证的同时,也会凭着良知收集嫌疑人无罪的证据。果真如此吗…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