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中国共产党   7篇
政治理论   1篇
综合类   1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政治伦理的前提审视:政治和伦理关系再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主要在政治伦理的元理论层次上进行讨论。它包含了重新探讨政治伦理前提性的若干理由以及政治与伦理相统一的基础这样两大主题。文章认为 ,之所以要对政治伦理的前提进行再审视 ,是因为当前政治伦理研究中出现的有关政治伦理的基本看法的差异性、政治与伦理实践中政治伦理化和伦理政治化的不同倾向以及在政治伦理框架中的若干具体理论研究 ,都使重新探讨政治伦理的前提成为必要。在此基础上 ,文章从政治与伦理相统一的现实基础、主体活动基础、结构因素、制度层面、时代需要等五个层次 ,对政治与伦理关系何以能结合为政治伦理的问题 ,亦即政治伦理何以可能的前提问题进行了理论梳理。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梳理全球化背景中环境伦理与普遍伦理的价值旨趣,探讨了环境伦理成为普遍伦理的可能性以及在普遍伦理视野中如何建构环境伦理的问题.文章认为,经济全球化趋势、人类共主体形式的逐渐形成和底线伦理的规划,有可能使环境伦理成为具有全球意识的普遍伦理;反过来,具有全球普遍性的环境伦理则应该立足于人类共同的生活世界的基础,在多样性与统一性的伦理规范中形成共识,努力建设属于中国自己的环境伦理,以回应全球性普遍伦理的挑战.  相似文献   
3.
思想政治教育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4.
"资本逻辑"在全球的扩张性渗透,使得环境问题成为带有全球性的普遍的社会现象."现代主义"价值观念带来经济绩效的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的环境问题.在现代化中,应该强调经济发展中的伦理价值和文化价值.  相似文献   
5.
环境化理与普遍伦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胡建  陈国跃 《唯实》2001,(5):11-16
本文通过梳理全球化背景中环境伦理与普遍伦理的价值旨趣,探讨了环境伦理成为普遍伦理的可能性以及在普遍伦理视野中如何建构环境伦理的问题.文章认为,经济全球化趋势、人类共主体形式的逐渐形成和底线伦理的规划,有可能使环境伦理成为具有全球意识的普遍伦理;反过来,具有全球普遍性的环境伦理则应该立足于人类共同的生活世界的基础,在多样性与统一性的伦理规范中形成共识,努力建设属于中国自己的环境伦理,以回应全球性普遍伦理的挑战.  相似文献   
6.
转型时期的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着许多新问题 ,既有来自计划经济时代尚未有效解决的问题 ,又有在市场化取向改革中出现的新情况。因此 ,探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下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问题 ,这对于发挥思想政治工作的积极作用 ,建立起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 ,提高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水准 ,增强国民的综合素质 ,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21世纪 ,有着深远的历史意义。本文试图阐述下面两个问题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 ,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新问题 ,旨在从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源上提出思想政治教育的…  相似文献   
7.
现代政府行为及其活动边界的伦理基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侧重于从社会伦理关系的层面,初步概述了现代政府行为之伦理基础问题提出的理由,在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领域三个方面予以关照.考察现代政府行为的基本含义、特征和构成要素,给现代政府行为进行了概念设定.在现代西方政治伦理的理论资源中汲取了若干概念框架,认定现代政府行为的伦理基础或伦理原则,主要是平等的原则、公平的原则和自由民主的原则,这些是现代政府行为理应遵守的普遍伦理基础或伦理原则.  相似文献   
8.
当代中国政治发展的背景及其理论建构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人类社会的政治发展是不可逆转的过程 ,处于现代化变迁过程中的当代中国政治发展 ,不仅受制于特殊的历史背景 ,而且正面临着如何进行理论构建的难题。本文在考察了政治发展的基本含义后 ,从全球化趋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引发的深刻变革 ,近代以来的社会政治经济结构对政治发展的影响等三个方面描述了这一特殊背景。文章认为 ,当代中国政治发展的理论建构 ,至少应从提高国家控制能力和对权力有效制约 ,扩大政治参与和维护政治主体利益 ,重构政治文化和发挥政治文化价值观的主导作用这些层面上给予应有的关注。  相似文献   
9.
在生态伦理研究中,有着不同的学术路向,尤其是“唯科学主义” 和“人类中心论”的两厢对峙,使得对于生态伦理实质的看法更是 截然不同。本文认为,对于生态伦理实质的揭示,应当置于可持续 发展观的框架之中,正是人类可持续生存与发展的现实与未来的 需要,才有可能在日益严峻的现代生态环境危机中寻求人与自然 及人与人的和谐关系,但这种和谐关系的实现并不主张人类对自 然有直接的伦理责任,而在于人与自然的关系由于现代生态形势 才直接嵌入人与人的关系中,因此生态伦理的实质仍然是人类利 益冲突在生态领域中的利益调整问题,木质上是人与人的利益关 系问题。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