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中国共产党   3篇
中国政治   1篇
政治理论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乌盟作为全自治区扶贫攻坚的重年,全盟11个旗县市中有6个国贫县、3个区贫县.贫困人口占全区贫困人口的1/'3。由于历史的、自然的原因,我盟至今尚有50万农牧民没有解决温饱。这既是一个重大的经济问题,也是一个严肃的政治问题。切实加大扶贫攻坚的力度,具有极其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一、坚持物质扶贫与精神扶贫相结合,最大限度地激发贫困户的内在活力,走开发式扶贫的路子。一方面,对贫困地区和贫困户给予必要的资金物质扶助,作为自动性、导向性投入,帮助他*发展生产;另一方面,坚持扶贫先扶志、治穷先治愚、脱贫先脱懒的…  相似文献   
2.
党的十六大为我们进一步加快发展步伐指明了方向,全国已经出现了千帆竞发、百舸争流的发展态势。乌盟充分利用西部大开发中各种资源优化配置、流动重组的机遇,发挥我盟资源丰富、劳动力充裕、投资成本低、区位优越和接受经济辐射能力强的优势,扬长避短,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构建特色经济;在继续丰富和深化既定发展战略的基础上,加大改革开放力度,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不断聚合生产要素,全面推进农牧业产业化、工业化、城镇化“三化”进程,推动全盟经济的快速发展。依托肉食品、马铃薯、反季节蔬菜和林草等主导产业,在提高质…  相似文献   
3.
乌兰察布盟即使在内蒙古也是 一个自然条件差、经济发展 相对落后的地区。近六年来,当地从实际出发,创新思维,大胆实践,实行了以退耕还林还草还牧、恢复生态为龙头的一系列具有战略意义的可持续发展措施,从各项主要指标看,该地区已进入历史上经济社会发展的最好时期。进一退二还三 乌盟的贫困有其深刻的历史原因。长期以来,由于片面强调以粮为纲,大面积开荒扩耕、垦草种粮,导致生态环境日趋恶化,粮食生产低而不稳,畜牧业比较优势丧失,陷入了粮化——沙化——贫困化的恶性循环。如何解决乌盟的发展问题?历届领导班子曾进行过艰…  相似文献   
4.
反思与跨越     
认识来源于实践又反作用于实践,这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一个基本原理。任何一项正确的决策和思路都要经历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样一个循环往复的过程,而每一次循环又都是上一次循环的升华和发展。在长期的工作实践中,我们更加深刻地体会到这一原理...  相似文献   
5.
党的“十五大”以来,地处内蒙古自治区中部的乌兰察布盟(简称乌盟),按照与时俱进的时代精神,认真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创新发展思路,扎实推进各项工作,促进了全盟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