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中国政治   1篇
综合类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技术与性别既是文化隐喻,又是基于物质生产和劳动分工的实践。因此,媒介与性别研究越关心技术之日新月异,就越应当将技术发展的历史性和建构性带回新技术“横空出世”的神话。对国内《新闻与传播研究》《国际新闻界》《新闻大学》《现代传播》和《妇女研究论丛》5种刊物,以及国外的Feminist Media Studies和Gender,Technology&Development两种刊物近五年共188篇涉及技术和性别的文献进行梳理,可以发现国内相关研究集中于性别气质和亲密关系劳动,国外相关研究集中于数字女性主义运动的自我赋权与风险。立足我国本土现实与既有理论资源,借鉴国外性别与技术研究中对网络性别暴力和性别公正的技术行动两个方面的研究,可以成为我国媒介研究进行性别与技术知识在地化生产的新方向。  相似文献   
2.
平台化于润物无声中影响着年轻人的意义生成,这一进程体现在青年日常的数字文化消费与生产中,兼具商业性与文化意义。为了探究平台对青年文化、社会与社会整体的影响,本文将理论视角从平台诸多辉煌、非凡的时刻转移到青年每日或琐碎或诗性的平台文化实践,使用“平台日常化”与既有的研究对话。研究发现,青年的平台文化生活以自我平台化为前提,微观上表现为青年既专业又重本真的“做真我”姿态,宏观上体现为正常转码与并行游走等平台节奏。平台在以资本主义逻辑生产日常的同时,也在将青年的“我”与“他”广泛相连,也支持着青年对表达和连接的持续追求。平台隐入日常后,青年以自我表达为特征的平台文化实践,是一种基于个人日常的微观政治,它虽是小写的,但也是平台日常化后具有变革意义的重要姿态。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