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中国政治   1篇
综合类   1篇
  2020年   1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侯选明  李青 《人大研究》2006,(11):41-44
改革开放以来,体制内的分权通过市场经济而迅速扩展开来,为我国政治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1],使我国的政治形态[2]和治理机制发生了一系列重要的变迁,国家与社会出现了新的互动[3],社会公共力量在逐步成长。本文从当代中国乡村社会治理的角度出发,试对当前基层人大建设存在的问题予以讨论。一、乡村社会治理中的基层人大:困境与转变1.乡村社会治理的发展趋势与难题纵观近现代以来乡村社会治理的变迁[4],可以发现:我国的乡村社会治理是国家政权对农村社会的治理,主要是通过国家(基层)政权建设、依靠国家权力的强化和向下延伸来进行的,其结果是…  相似文献   
2.
社会公共大事件,是透视公民素养的一个重要窗口,也是锤炼中国精神的时代机遇。中国精神具象化为制度战“疫”的组织力、依法战“疫”的保障力、科学战“疫”的支撑力、精神战“疫”的感召力,并与普通大众的日常生活有机融合。由此,普通大众对中国力量的细腻感知和中国精神的价值理解,主要通过各个群体、多种形式、不同维度的比较渐次有序地表达出来。这些经由普通人的视角感知到的社会良善是涵养家国情怀的沃土。因此,要注重涵养社会心态,把民众的认知比较导向价值认同;要注重引导社会情绪,把民众的认知比较导向文化认同;要注重凝聚社会情感,把民众的认知比较导向政治认同。从而升华“五个认同”,坚定“四个自信”,将其淬炼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磅礴动力。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