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法律   2篇
政治理论   2篇
综合类   1篇
  2010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罪犯入狱初期的心理特征是复杂多样的。他们对监狱与看守场所的认识,并非完全从关押之后才产生,在入狱之前即已对监狱和看守场所有了阴森可怖的印象。每个罪犯由于年龄、文化程度、家庭状况、生活经历、关押前的职业,以及是否累犯等方面的差别,入狱后对监狱、看守场所环境的适应程度有所差别,各有不同的心理特征:焦虑恐惧心理。罪犯入狱之后,从自由放荡的生活转向失去自由的生活,其心理必然发生剧烈的变化。一怕干警施行强制管教,二怕老犯人欺侮打骂,三怕自己挨饿受冻,四怕劳动强度大吃不消等。这些人入狱后表现为神经高度紧张,…  相似文献   
2.
客观公正地研究羁押期限的延长制度有着极其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有利于控制国家权力的滥用、保障犯罪嫌疑人及被告人的人权、提高诉讼效率。在我国司法实践中,由于办案期限与羁押期限一体化、缺乏最长羁押期限的限制以及对被羁押人的意见未能给予应有的重视,所以羁押期限延长制度的现状不容乐观。通过对其他大陆法系国家该制度的考察,提出在完善我国延押制度的进程中应当注意要使羁押期限与办案期限相分离、适当的确定最长羁押期限、完善被羁押人的救济机制、确立违反延押制度的制裁措施。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比较法角度,对我国实现法官独立应必须具备的三个基本要素进行了阐述。通过考察国外的通常做法,对比我国的不足和缺陷,提出了一些修正和改进意见,意图借助司法体制改革的东风,实现法官的真正独立。  相似文献   
4.
刑事证据保全制度对于刑事诉讼意义重大,它不仅有利于强化辩护权,有利于提高诉讼效率,也有利于查明案件事实.在介绍确立这一制度的正当性和必要性的基础上,对我国刑事证据保全制度的现状进行了剖析,指出了其存在的缺陷,并提出了进一步完善刑事证据保全制度的几点设想.  相似文献   
5.
刑事拘留的期限是法律规定的公安机关提请人民检察院批准逮捕的时间的总和。拘留期限的任意延长现象极为普遍,因此,明确延长羁押事由的判断标准,将延长决定权上提到市级公安机关,完善犯罪嫌疑人的救济机制,明确不当延长拘留的法律责任,直接关系到犯罪嫌疑人的切身利益。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