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中国政治   1篇
综合类   3篇
  2011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宣告死亡制度存在诸多"顽疾",如对失踪人的地位和身份是否需要具备特殊条件、对利害关系人顺位的严苛限制、期间设计标准不尽合理、法律后果的规定语焉不详等。这使该制度在我国司法实践中处于具文的状态。同时,宣告死亡制度还和其他民事法律规范之间存在冲突。基于我国传统文化和司法实践的考量,笔者认为,未来的民法典应统一规定失踪人制度。  相似文献   
2.
青年,倒过来与“年轻”同音。青年具备知识但缺乏经验,感性多于理性,满怀理想却对现实颇感迷惘,渴求成功但又急功近利。信息技术的发展开阔了青年的视野,同时也使他们产生了迷失自我的困惑,信仰缺失、价值观扭曲成为青年的共同问题。因此,青年在成长过程中依然离不开导师,以帮助其更好的成长。  相似文献   
3.
自盖尤斯提出"人-物"的二元划分开始,历来的民法研究不由自主地、甚至不假思索地进入到该种划分的类型序列。这种"精准"的非此即彼的划分,在历经千年发展变化的今天是否仍能"放之四海而皆准",笔者持怀疑态度。通过我们对罗马社会以及当今事物的研究,我们认为这一命题在其时代本身就存在问题,更何况新事物层出不穷的今天。仔细分析可知,盖尤斯所谓的这种非此即彼的二元划分以精巧的逻辑性取代了历史真实性,以理论的抽象性掩盖了社会现实的繁复性。二元对称的完美图形似乎更像是盖尤斯对其所处时代社会现象的一种简单的纯粹形式划分。时代发展到今天,我们如果仍不加审慎地固守该种模式,甚至生搬硬套地将现代事物强行贴上"人"或者"物"的标签,似乎也存在张冠李戴的嫌疑。  相似文献   
4.
宣告死亡制度存在诸多顽疾,如对失踪人的地位和身份是否需要具备特殊条件、对利害关系人顺位的严苛限制、期间设计标准不尽合理、法律后果的规定语焉不详等。这使该制度在我国司法实践中处于具文的状态。同时,宣告死亡制度还和其他民事法律规范之间存在冲突。基于我国传统文化和司法实践的考量,笔者认为,未来的民法典应统一规定失踪人制度。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