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法律   2篇
综合类   1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政府形象塑造的客体是社会公众,但其本质是要影响民意,所要获取的是民意的支持。民意即公众舆论,总与现实问题相关联,其形成、指向及功能往往影响着政府活动的方向与效果。如何实现与民意的有效互动,是政府形象塑造的关键。不久前发生在厦门的PX事件堪称政府与民意互动的典范,厦门市政府也因此树立了良好的形象。为此,本文以此为例探析了政府形象塑造与民意互动。  相似文献   
2.
一次未获联合国授权的军事行动推翻了一位合法的民选总统,对萨达姆的审判,由于其特殊的背景和人物的特殊身份,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也因此被人们冠以"世纪审判"的称号。然而在国际法的视角下这场"世纪审判"本身是否合法,却值得做进一步的分析。本文将重点探讨对萨达姆这一世纪审判的合法与否,并提出笔者自身的观点和思索。  相似文献   
3.
政策分析关注的是现实具体的政策问题,因而政策分析方法的适用与否对能否有效地解决政策问题至关重要。近半个多世纪以来,围绕着实证主义与后实证主义之争,西方政策分析经历了从技术理性到政治理性的方法论转向。这一方法论转向并不意味着政治理性已然完全否定甚至替代了技术理性。事实上,作为政策分析的两种方法论维度,技术理性关注的是公共政策的技术属性,政治理性关注的是公共政策的政治属性,它们共同构成了政策分析的必要非充分条件,它们的辩证综合也体现了公共政策科学性与民主性的统一。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