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篇
  免费   3篇
各国政治   1篇
世界政治   1篇
外交国际关系   18篇
法律   6篇
中国共产党   2篇
中国政治   7篇
政治理论   1篇
综合类   1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论业务过失犯罪的刑事责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所谓业务过失犯罪,是指担任某种职务或从事某种职业的人在业务活动过程中,由于违反了业务上的义务,造成或可能造成严重危害社会结果的行为。各国的统计资料表明,普通过失在过失犯罪总数中的比重有逐渐缩小的趋势,而业务过失则呈现出继续增长、并在数量上超过普通过失的势头。我国业务过失犯罪的增长和对社会造成的危害更是达到了触目惊心的地步,笔者认为有必要系统地研究一下业务过失犯罪。业务上的过失,即由于违反业务上的注意义务所构成的过失,也就是指业务人员从事具有发生一定侵害法益结果危险的业务时,疏忽业务上的必要注意。过失预见的义务,究其义务来源可分为业务或职务上的过失预见义务和一般生活常识  相似文献   
2.
刘鸣 《国际观察》2007,(3):65-73
2006年12月18日,六方会谈得以重启,但最后仍然无果而返.朝鲜半岛无核化到底能否实现?六方会谈是否还有进行下去的意义?核问题的发展趋势会使朝鲜半岛陷入何种动荡和危机升级的局面?我们又将如何应对?本文将以这些令人困扰的问题为切入点,对朝鲜和美国在核问题上的相关行动、意图及各要素之间的互动关系进行分析,就朝鲜核问题的发展态势做出大致的预测,进而为正确认识矛盾的症结和解决问题的难度、寻找缓和与控制危机的良策提供一些思路.  相似文献   
3.
当代中国要为人类提供不同于西方文化冲突论和传统儒家大同论的文化哲学,就须以马克思主义方法批判中国传统哲学中人的创造性被抑制,改变西方哲学中个体与群体的不对等关系,建立起一种强调文化性个体之间的多元对等关系。由此,马克思主义中国当代文化哲学所讲的人类整体性,就不再是任何文化中心论建构的文化不平等和文化同化论之对立、单一性整体,而是文化创造多元对等、彼此尊重和影响的生态整体;也不再是中国"变器不变道"的弱创造性个体和西方"个体至上"的自我中心的个体,而是尊重一切既定的文化创造又能创造性地加以改造的、相互对等的新个体。  相似文献   
4.
自冷战结束以来,以美国为首的西方阵营在国际社会领域里的地位得到,了空前加强,其价值观和对当前国际问题的基本判断、要求正以强势的姿态主导了国际体系的运行方式和方向。如何看待这种现象,是摆在我们学者面前的一项重大课题,本文将试图就此问题作一个探索。  相似文献   
5.
用视觉表象清晰度问卷(VVIQ)考察了不同因素水平下青少年视觉表象清晰度的发展变化.研究结果表明:总体上,视觉表象清晰度的发展是一个渐变的过程,呈“倒V形”曲线变化.14岁,或初中一年级,是视觉表象清晰度发展的“转折点”,14岁前视觉表象清晰度逐渐上升,14岁后逐渐下降.女生的视觉表象清晰度随年龄逐渐发展,男生的视觉表象清晰度发展的波动较大,男女生分别在14岁和16岁达到各自发展的高峰,女生的视觉表象清晰度分数和峰值均比男生高.总体来讲,语文、数学成绩优秀的学生,其视觉表象清晰度均高于差生,尤其是小学五年级,达到了显著的差异.学习成绩优秀组,尤其是语文,其视觉表象发展得更早更快些,其高峰值也更高些.  相似文献   
6.
国际社会与国际体系概念的辨析及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国际社会这个概念现在用得非常普遍 ,但是 ,国际体系这个概念并没有消失。国际社会是英国学派创立的 ,其中又分成强调规则和规范与共享文化价值两派。他们认为 ,国际体系是条件 ,是源泉 ,是最先存在的一种概念 ;国际社会则是国际关系发展的一个高级阶段 ,一种结果。中国学者在划分国际社会和国际体系界限时具有模糊性 ,实际上两者的发展关键是内涵指标不一样。学者布赞提出的国际社会是由异质性和同质性社会互动后产生的理论突破了西方文化统一全球的囿见。但是 ,国际社会作为一种分析框架有其先天性的弱点 ,过分相信和依赖规范、理性的大国间均势和统一的价值观的力量 ,无法重点性地构建和反映现实的力量互动关系。  相似文献   
7.
8.
刘鸣  顾永兴 《国际观察》2005,47(1):60-67
初期的欧洲国际体系建立并不完全以跨国的经济分工为必需的条件 ,而主要以中世纪就开始的欧洲内部的国与国的政治互动关系为必需的内在条件 (地区霸权、商业和王朝及宗教战争 ) ,以争夺海外殖民地为外在动力。而全球性的国际体系的形成就是以这种殖民化的结果所带来的世界经济分工为其必需的外部条件的 ,其核心形态是国与国的政治与安全互动。文章还对国际体系的特点和时间作了分段思考  相似文献   
9.
"印太战略"是美国均势+有限遏制+规制+话语诋毁的混合型战略。它意在前沿、中间地带与后方的三层构建不对称的对华遏制性力量,突破中美双边、单区域战略竞争的狭窄战略空间;在多地域与多维度孤立中国,拉拢更多国家在产业价值链、数字经济等层面与中国切割;制订基础建设投资透明化的新标准,嵌入有利于美国利益的规制;通过国际法、舆论等软性手段抹黑中国的"一带一路"与海权发展。虽然共同逻辑都是制衡中国崛起,但日澳印在策略上强调非对抗性。其中避免成为中国优先反制是日本重要的策略目标;印度在拉达克边界冲突后尚没有形成一个完全倒向美国的战略,因为这必定使其背上沉重的战略包袱,成为美国的附庸;澳大利亚作为地缘政治影响有限的中等国家,在美国反华行动中冲在最前列已使其利益严重受损。而"印太战略"与东盟所推动的包容性、合作安全理念也有着本质的区别,东盟要在"印太地区"发挥中心领导作用,定位"印太"为对话与合作区域。所以由于东盟的抵制、印日澳的消极政策,这个战略形成的攻势将很难保持可持续性,其长期前景并不看好。  相似文献   
10.
如何面对中国自己的问题走向理论原创,摆脱当前理论界依附西方问题和嫁接中西理论的所谓"创新泛化"现象,如何深化理论原创的一些难点和疑点、并将理论原创落实到实践层面,告别理论界空谈理论创新的现象,是本论坛讨论的热点话题。会议汇集文、哲、法各界著名学者讨论人文社会科学共同的基本观念和思维方式的"中国化改造"问题,在学术界尚属首次。会议提出的"中国人自己的理想生活图景"、"中国式的独立观、自由观等观念的建设"、"中国理论原创的前提需要做哪些工作"等命题,使本次论坛收效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