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中国共产党   4篇
综合类   2篇
  2021年   1篇
  2013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孙学朝 《实事求是》2007,198(5):63-64
劳动报酬权是指劳动者按自己提供劳动的数量和质量取得应得工资收入的权利.目前在我国,一些企业尤其是私营企业侵犯农民工劳动报酬权的现象屡屡发生.其中既有信用制度缺失的原因,也有法律制度失灵和农民工维权意识不强的问题.要采取有效措施依法保护农民工劳动报酬权的实现.  相似文献   
2.
孙学朝 《党建》2021,(9):33-34
党的十八大以来,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呈现持续深化推进、不断向上向好的发展态势.但同时,时代变迁和多元文化激荡,深刻影响着学生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因此,敏锐捕捉大学生的思想变化,及时总结工作中出现的新问题、新挑战,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办法,是做好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由于地理、历史等各种原因,资源丰富的西部民族地区并没有实现经济的繁荣发展,与发达地区的差距越来越大,加大了民族和地区间的矛盾,影响了民族地区的稳定。为了实现各民族和地区事实上的平等,体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国家对少数民族采取差别对待,实行了经济优惠政策,但这种差别对待是有一定限度的,是对平等原则的有益补充。  相似文献   
4.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已于2008年1月1日正式实施。劳动合同法是对以往劳动法律制度的突破。劳动法的实施要求用人单位必须依法转变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理念。用人单位要保持劳动关系的和谐稳定、留住人才,就必须尊重劳动者合法的权利和利益;尊重劳动者参与管理的权利,依法“共决”规章制度;发挥工会的作用。依法协调劳动关系。  相似文献   
5.
中西法律文化最根本的分歧来自于人类起源问题。由于中西法律定位不同,二者追求的终极目标便有了很大的差异。西方法律追求的是在完善法律规范下的井然有序,中华法系则是旨在消除纠纷的“无讼”。相对于西方法律文化的“市民化”倾向,中华法系则存在着“伦理化”倾向。中西法律文化也存在某些暗合。  相似文献   
6.
伴随着我国签署《公民权利与政治权利国际公约》和收回死刑复核权的进程,沉默权问题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尤其是我国《刑事诉讼法》的修订和即将再次修订,沉默权制度更成为理论界、实务界乃至社会公众关注的热点。本文将以法律维护公平正义和保障人权的基本价值为出发点,重点从诉讼理念的角度,对为沉默权,沉默权的诉讼理念和沉默权的不足及其限制加以探讨。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