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中国共产党   1篇
政治理论   1篇
综合类   1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马馨  宣朝庆 《理论学刊》2014,(3):108-111
地域性社会问题是社会管理所面对的重要限定因素,因地制宜地发挥地方社会中民间组织的活力是地方社会秩序重建的关键。通过关于《南赣乡约》和《乡甲约》的比较分析可以看出,明代在地方社会治理中兼顾政治需求和民生导向,创新乡约并取得明显成效。这一历史经验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2.
在加强社区治理体系建设中,"三社联动"是"实现政府治理和社会调节、居民自治的良性互动"目标的有效实践探索。然而"三社联动"的发展正面临着社区居民参与治理能力不足的严峻挑战。社区培力机制恰以专业化辅导提升居民参与治理的能力,是一种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相结合的辅导机制,更是一种完善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治理创新机制。社区培力机制通过引导社区居民积极参与社区事务、集聚社会组织力量以合作的方式服务于社区、促进社会工作职业化、在地化发展等方式,为"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奠定坚实的民众基础。  相似文献   
3.
当前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工作在市场经济的框架下展开,仍然受到不平等交易的困扰,如何避免小农户在市场交易中利益受损,实现共同富裕,是一个重要问题。不同于学界研究普遍采用的市场经济学观点,本文结合文化“工具箱”和文化“价值观”两种理论范式,以西南某地绣娘群体为研究对象,提供了一种利益受损现象的文化解释框架。研究发现,在文化产业中再造文化产品的市场利益,重构村民主体的利益保护、利益联结机制,需着力于在生产方式的特性、生产者的主体特质以及市场依附关系三个维度上实现“文化概化”与“文化延展”的有效互动。所以,文化产业振兴并非打造文化产品并推进产业化那么简单,还需要充分考虑村民的文化心态,发展村民主体创造文化、使用文化的能力。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