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1篇
法律   7篇
综合类   2篇
  2015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1篇
  1993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1994年《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实施以来,法学研究者、社会民众、执法人员等对惩罚性赔偿制度的讨论持有热情,对该制度的司法适用也一直是难点和疑点。《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修正案对惩罚性赔偿的修改具有进步意义,但并没有终结对该问题的讨论。以《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修正案通过为背景在适用范围、主观要件和赔偿额等方面的讨论仍有空间。  相似文献   
2.
从程序保障看我国司法鉴定制度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证据是诉讼的脊梁。我国三大诉讼法中,鉴定是法定的证据种类,而在当前司法实践中,随着自然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鉴定经验的不断积累,以鉴定结论为代表的"科学证据"在诉讼中的地位日渐突出,对法官  相似文献   
3.
民事诉讼法(试行)(以下简称民诉法)第八十六条规定:“人民法院对追索赡养费、扶养费、抚育费、抚恤金和劳动报酬的案件,应当在受理后五日内将起诉状副本发送被告;被告在收到后十日内提出答辩状。其他案件的起诉状副本,应当在受理后五日内发送被告;被告  相似文献   
4.
宿迟  杨静 《科技与法律》2015,(2):211-217
最高法院近年来推行中国特色的案例指导制度,虽意在回避与普通法系中的判例制度进行类比,但学者与媒体仍称之谓"中国式判例"制度。实践表明,目前的案例指导制度存在着效力定位紊乱、遴选机制不科学、案例内容不系统、指导作用不足等问题,并未达到统一司法的预期效果。司法判例是蕴含了法律原理与规则的法院判决。所谓司法判例制度,就  相似文献   
5.
北京知识产权法院的成立处于建立创新型国家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两个重要节点背景下,其建立不仅仅着眼于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支持创新驱动,更旨在以知识产权审判机制改革为先导,推动司法体制改革,促进依法治国。北京知识产权法院在法院设置、管理体制、审判机制上有诸多创新,这些为我国探索更为合理有效的知识产权审判体系提供了指引。  相似文献   
6.
胜诉方的律师费应由败诉方负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民事诉讼法的规定,当事人在进行民事诉讼时,有权委托律师作为其诉讼代理人参加诉讼。但是对于委托律师进行诉讼的当事人胜诉以后,其支付的律师代理费(下称“律师费”)应由谁来负担,当前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在司法实践中,对这一问题无论在认识上还是在具体处理上都不尽一致。也有的法院在审  相似文献   
7.
继承案件情况比较复杂,特别是在新形势下又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新问题,因此,审理继承案件难度较大,对一些问题的认识和处理上尚有不尽一致的地方。本文仅就审理继承案件中存在的几个问题谈谈我们的看法。  相似文献   
8.
在人民法院的民事审判中,经常遇到无诉讼行为能力人作为当事人参加诉讼的情况,大家感到处理这类案件有很多困难,需要从理论与实践结合的角度加以探讨。我们认为大致有三方面的问题;第一,对无诉讼行为能力人的认定;第二,当原告系无诉讼行为能力人时法院应当如何对待;第三,无诉讼行为能力当事人的诉讼代理问题。  相似文献   
9.
文章指出,无论是司法语言还是司法行为,以其对实现司法功能的作用而言,两者具有相互依存的绝对性。而从司法语言和司法行为作为实现司法功能的两种方式来考察,在司法活动中,彼此却总是独立存在。通常,司法行为越小,彼此的独立性越大。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