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中国共产党   1篇
综合类   2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1.
抽象的法律规范与具体的案件事实之间永远存在着沟壑,法律适用才是法律真正生命意义所在。由于种种原因,许多法律条文过于原则、抽象甚至含糊,给法院适用法律造成了很大的困难。大量司法解释不仅填补了法律漏洞,而且为法官裁判案件提供了更为具体、明确的规则依据。因此,要从整体协调的角度,正视和反思包括司法解释在内的我国法律适用体系的现状,理顺和重构我国法律适用体系,重塑司法权威和司法公信力,实现公正与效率。  相似文献   
2.
中国中产阶层的出现已是不争的事实,但对于中产阶层的议论话题层出不穷,近年来关于中产阶层的"冷漠"现象的报道时有见报,对见死不救、见利忘义、麻木不仁等与社会公德相悖的行为进行了鞭挞,引起了社会各个阶层的广泛关注,冷漠是社会转型期过渡性道德危机在社会心理层面的普遍反映形式,消解这种道德危机的措施是多方面的,但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看,冷漠本质上是一种自律性过程,本文试图从"冷漠"现象形成的心理机制去探讨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3.
"执行难"成为司法实践中一个突出问题,已严重影响了司法的权威和公信力。为解决"执行难",经历了审执一体到审执分立的司法改革,但审执分立也导致了审理只管判案不考虑执行,直接或间接加剧了执行的难度。只有二者在配置上体现相对独立性,统筹兼顾、协调一致,才能有效解决审执断裂问题。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