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法律   1篇
综合类   1篇
  200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刑事诉讼的证明是应以客观真实还是以法律真实为标准,一直存在争议.我国现行刑事诉讼法规定的证明标准的存在缺陷,应以法律真实为理论基础,建立主客观相统一的刑事诉讼证明标准.  相似文献   
2.
刑事证据法的理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刑事证据制度在诉讼程序中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证据立法已成为当前学术界一个炙手可热的话题.在对证据立法绘制蓝图之前,首先要确立的是证据法的理念,因为这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证据立法的方向."理念"一词译自希腊语idea,通常指思想,有时亦指表象或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留下的概括形象.在柏拉图哲学中,"观念"常译作"理念",在康德、黑格尔等人的哲学中,"观念"是理性领域内的概念,有时也译作"理念".因此,将"理念"用于刑事证据法领域,是贯穿于证据法的理性的、普遍的观念,作为证据立法的指导思想并决定着证据法的价值取向.按照"理念论"的观点.永恒不变的理念的总和构成理念世界,而理念世界是按照等级原则组织起来的,最高的理念是"善",那"善"是什么呢?<牛津英语辞典>认为,善是"最普通的褒义形容词,意指一种高尚的、至少是令人满意的品质的存在,它们或者本身是值得羡慕的,或者对于某种目的来说是有用的."作为刑事证据法最高理念的"善"又是什么呢?这就是我们要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