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1篇
外交国际关系   2篇
法律   6篇
中国共产党   1篇
综合类   2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张舫  李先映 《河北法学》2007,25(5):96-99
商法中的经理权主要存在两方面的功能,一是明确了经理人对企业的管理权,强化了企业的管理能力和竞争能力的功能,二是安全功能.我国<公司法>中规定的经理职权并不是商法意义上的经理权,在我国公司法中真正与经理权制度相似的制度,是法定代表人制度,但它不是一种典型的商事法律制度.与商法中的经理人(强调其对内的管理权和对外的缔约权,其追求的目标是满足商事企业在经营过程中的效率与安全)也不相适应.因此,设计一个全面清晰的商事经理权制度对于解决我国当前面临的企业改制的难题以及对我国现代企业制度的完善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张舫 《经济与法》2002,(8):42-43
1998年7月,辽宁某市建设监理公司,改制为股份合作制企业,采用全员入股的方式,注册资本为人民币56万元。2001年4月1日,公司三名职工因严重违反工作纪律被公司开除,另一个职工的劳动合同于2001年7月份到期,未与公司续签合同。2001年8月10日监理公司召开股东大会,未通知上述四位职工。  相似文献   
3.
亚洲一些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农业劳动力转移的情况与启示张舫在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进程中,逐步地把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到非农部门和地区,是各国社会经济发展中共同存在的现象。二战前,亚洲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在西方殖民主义者的长期奴役下,经济发展一分缓慢,农业劳动力转...  相似文献   
4.
论代偿请求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践中,债务人常由于给付不能的同一原因而获有给付标的之代偿利益,对于该代偿利益债权人能否请求债务人让与以清偿债务,我国合同法没有规定。对此,国外及我国台湾地区立法均已明确认可了债权人的该项权利,并被学者称为代偿请求权。文章对该权利的概念、构成要件、适用限制、性质与效力、举证责任、与易混淆概念的比较等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5.
利益冲突中的和谐——对我国立法中各方博弈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法律对权力和权利的分配必然牵涉到多方利益,但法律不可能使所有人的利益得到满足,因此,在立法过程中各方博弈不可避免.我国影响立法的力量主要来自政府机关、民众和学者,三方利益在立法中既存一致性,也存在冲突性,立法机关应建立立法信息公开制度、拓宽民众参与途径、规范立法游说活动、注重发挥专家在立法中的作用,以谋求各方在立法博弈中的和谐.  相似文献   
6.
<正> 中国东北地区的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对外开放虽然起步较晚,但发展较快。特别是邓小平1992年初南巡谈话以后,对外开放的规模和水平出现了突破性进展。商品进出口总额、特别是出口额不断扩大,引进的资金和技术逐年增加,对外承包工程和劳务输出不断增多,人员对外往来与日俱增。  相似文献   
7.
张舫 《现代法学》2004,26(2):138-143
职工参与公司控制会改变股东控制公司的传统公司治理模式。主张职工参与公司控制的学者认为 ,现代企业的职工不是向企业提供简单劳动 ,而是对公司做出了人力资本投资 ,因此 ,应该给与职工与股东相同的公司控制权。但给与职工控制权可能会增加公司集体决策的成本 ,不利于公司提高经营效率 ,“共决制”本身固有的弱点也可能使其无法达到预期的目标。德国的“共决制”与其公司治理特点有直接关系 ,不考虑我国的实际状况 ,盲目引进“共决制”可能会不利于我国公司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张舫 《现代法学》2012,(2):152-163
股东控制是美国公司法的基础,而"一股一权"则是该基础的核心。纽约证券交易所在20世纪初迫于政治压力,在上市公司标准中确立了一股一权原则。但在1980年代,纽约证券交易所因美国证券交易所和纳斯达克交易所的竞争压力,放弃了这一上市标准,引起了美国学者对该原则的广泛争议。一股一权原则的合理性尽管经过了学者的多次论证,但大部分国家公司法并没有将这一原则贯彻到底。实证研究表明,股权结构与公司业绩并不存在确定的关系。允许公司按实际情况设计股权结构,可能更有利于公司长远发展,但其前提是健全公司治理制度和投资者保护制度。  相似文献   
9.
张舫  张涵 《法学研究》1996,(1):26-36
近十多年来,经济法学一度是我国法学界最具活力、最多热门课题的学科之一。本文将对1995年发表于我国法学专门刊物(有的包括1994年最后一期,有的未能包括1995年最后一期)的经济法学论文以及劳动法学和环境法学论文中的一些观点进行评述。评述以热点问题为中心,难以面面俱到。如对重要问题有所遗漏或某些评论未尽妥贴,作者真诚地欢迎学界的批评指正,并将在未来的工作中加以改进。  相似文献   
10.
我国上市公司章程中的反收购条款大部分都集中在董事选任程序上。通过对40家样本公司的分析发现这些条款可被分为:提高股东提出董事候选人提案的持股比例、附加提出董事候选人股东连续持股时间的要求、限制股东提名董事候选人人数、分类董事会等几类。这些条款在增加公司反收购能力的同时也限制了股东对公司管理者的选任之权。根据我国《公司法》的相关规定,有些条款已严重侵害了股东的这一基本权利,应该予以修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