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各国政治   1篇
综合类   1篇
  2023年   1篇
  201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随着朝鲜进行第四次核试验和韩国宣布部署"萨德"导弹防御系统,曾一度进入蜜月期的中韩关系急转直下。这也说明中韩关系存在很大的脆弱性,极易受到消极因素的影响而恶化。目前来看,比较严重的热点有两个:"萨德"导弹部署问题和中韩渔业纠纷问题。"萨德"导弹问题涉及东北亚的安全结构和中韩两国的地缘政治地位与利益。渔业纠纷的实质是两国的海域划界问题,但现实中不断加剧的冲突正在进一步将两国关系推向对立。如果我们把中韩关系急转直下当作一个危机的话,这场危机存在继续恶化的可能,大有将两国推向证实敌对状态危机(Justification of Hostility Crisis)的趋势。因此,中韩两国对这两个问题的理解和回应措施已经成为目前决定中韩关系未来走向的关键因素。中韩需要从国际法和危机管理的角度来正视并处理该问题,避免问题恶化对中韩关系造成不可挽回的破坏。  相似文献   
2.
战后日本安全政策划分为两条路线:一条是吉田路线,特征是亲美、重经济、持有限军事力量;另一条是自主路线,认为重视本国的尊严和维持日美同盟同等重要,日本应逐步发挥自主性,主张修宪和自主国防。从战后日本的国家政策来看,吉田路线一直处于主流地位,但也不乏鸠山一郎、岸信介等人对第二条路线的尝试。安全政策是安全观的外部体现,而安全观受到了内外因素共同作用下形成的政治思潮的影响。因此,诠释日本战后政治思潮的发展变化,可以对日本安全观的演变逻辑有一个较为清晰的把握,有助于评估当下的日本安全政策以及对今后安全政策的发展走向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