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世界政治   1篇
法律   2篇
综合类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物权法定原则在罗马法以降的传统定位中,其核心价值建立在物权与债权二元结构的民法权利体系基础上。面对私法自治的价值取向、所有权绝对的反思、物权概念的争议以及法典开放性的责难,物权法定原则的价值背离甚远,作为物权法的基本原则之地位开始受到动摇。  相似文献   
2.
当事人概念在学理上经历了从实体到程序转变.直至目前,程序当事人概念已经在理论上得到广泛认同,然而我国立法与司法实践对于当事人概念的处理却尚未与理论接轨,理论、立法和实践三者间的关系显得混乱.基于程序当事人概念在具体司法操作过程中的不足,我们应提出和引进并且完善当事人更换制度予以弥补并构建一套完整的当事人理论和制度.  相似文献   
3.
徐迪锋  陈磊 《法制博览》2015,(7):71+69-70
宪法保障公民享有平等的接受教育的权利,然而,对于流动人口子女受教育问题而言,其权利的保障并未得到充分的彰显,主要体现在流动人口子女接受公平教育机会不足、民工子弟学校师资与教学设备欠缺以及子女学业成绩和心理状态方面的问题。解决流动人口子女就学问题需要从城乡一体的户籍制度改革、教育资源倾斜性配置、构建学校家庭与社会的相结合的教育体系等方面的路径着手。  相似文献   
4.
民事间接强制执行在我国现今民事案件“执行难”背景下,有待提升其功能价值的认识以便于更好地发挥其作用来缓解“执行难”之顽疾。无论是针对债务人责任财产还是人身强制,民事间接强制执行措施之运用均须以程序安定、权利衡平与人权保障三大功能为向导。对民事间接强制执行的功能做系统考察,旨在明晰民事间接强制执行功能上的实效与价值。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