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中国共产党   2篇
中国政治   4篇
综合类   8篇
  2016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9月5日至8日,由曲靖市人民政府举办.市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市文化体育局主办的曲靖市第五届少数民族歌舞乐展演举行。省民族宗教委党组成员、驻委纪检组组长吴坚出席闭幕式并为获奖者颁奖,曲靖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张向明致闭幕词。各县(市、区)、经开区代表团,曲靖师范学院音乐舞蹈学院、曲靖市滇剧花灯剧非遗保护传承展演中心、曲靖市民族文化艺术团代表队等13个代表团(队)14个民族500余人参加演出。在历时4天的比赛中,演职人员带来了54个有代表性的歌曲、舞蹈、器乐和民族服饰类节目,演绎了生活在曲  相似文献   
2.
2004年4月27日、4月29日、5月3日、5月5日、5月7日由曲靖市委书记米东生任团长,云南省侨办副主任杨光民、曲靖市政府副市长许建平、王喜良任副团长的云南省曲靖市招商引资代表团分别在泰国曼谷、印尼雅加达、新加坡、菲律宾马尼拉和中国香港举行了云南省曲靖市项目推介会。推介会引起了当地客商的浓厚兴趣和极大关注,共有552家企业前来参加推介会,发放文字资料4000余份、音像资料500余份。会上,代表团团长米东生作了题为“来自(中国)  相似文献   
3.
曲靖地处滇东北红土高原,彝、回、壮、布依、苗、水、瑶、白、蒙古、哈尼等少数民族人口41.5万,占全市总人口的7.2%,主要分布在8个民族乡、99个民族村委会、554个民族村民小组,属典型的多民族散杂居地区,加强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稳定和加快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任务十分繁重。  相似文献   
4.
曲靖市烟草企业是一个从烤烟生产种植到卷烟生产,集农、工、贸、产、供、销为一体的现代化大型企业,辖七县一市一区烟草公司,现有职工8100多人。1999年初,企业被云南省厂务公开协调小组确定为推行厂务公开的试点企业。两年来,厂务公开工作伴随着企业的全面改革  相似文献   
5.
曲靖市烟草企业是一个从烤烟生产种植到卷烟生产,集农、工、贸、产、供、销为一体的现代化大型企业,辖七县一市一区烟草公司,现有职工8100多人.1999年初,企业被云南省厂务公开协调小组确定为推行厂务公开的试点企业.两年来,厂务公开工作伴随着企业的全面改革而起步,伴随着企业改革的深化而发展,深入到了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领域,深入到了企业的每一个车间、班组,并融入了日常管理工作的方方面面,极大地调动了广大职工的积极性,促进了曲烟的改革、发展和稳定.……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云南省曲靖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室紧紧围绕常委会的工作,不断增强服务意识,努力提高服务水平,积极强化服务功能,为曲靖市人大及其常委会依法、有序、高效地开展工作提供了很好的保障.  相似文献   
7.
曲靖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成立于2001年8月,其前身是曲靖市卫生防疫站,始建于1958年,全今已行45年的历史.现有在职职工73人,专业技术人员66人,其中副高职以上8人,中职38人,有党员26人.设有疾病控制、计免、卫生监测、生化检验、皮肤病、性病、艾滋病、信息网络等10余个科室,拥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气相色普仪等先进设备80余台件,现已发展在为功能齐全、技术力量雄厚的全市疾病预防控制业务技术指导中心.  相似文献   
8.
曲靖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成立于2001年8月,其前身是曲靖市卫生防疫站,始建于1958年,全今已行45年的历史.现有在职职工73人,专业技术人员66人,其中副高职以上8人,中职38人,有党员26人.设有疾病控制、计免、卫生监测、生化检验、皮肤病、性病、艾滋病、信息网络等10余个科室,拥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气相色普仪等先进设备80余台件,现已发展在为功能齐全、技术力量雄厚的全市疾病预防控制业务技术指导中心.……  相似文献   
9.
云南省曲靖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在工业、潜力在工业、差距在工业、重点在工业、发展不足也突出表现在工业,促进工业经济发展意义深远。曲靖工业经济目前已经进入工业化中期阶段,经济总量位居云南省第2位,工业经济占全市GDP的比重达49.7%,对财政收入的贡献达77%。大力推进工业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是曲靖市委、市政府一项长期重大战略任务,是实现全市经济社会科学发展、  相似文献   
10.
曲靖市民族团结示范村创建过程,是不断丰富创建内涵,提升创建品质,不断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过程,在不断涌现出的亮点中,“环境美了、生活好了、日子甜了”成了全市民族团结示范村幸福生活的缩影,在全市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民族团结稳定中真正起到典型示范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