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1篇
法律   20篇
中国政治   1篇
政治理论   1篇
综合类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马克思主义犯罪观是刑法学的一个理论基础,正确地理解和阐明这个问题,无论在理论上和实践上都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长期以来,在我国刑法学界的某些同志中,或者满足于马列主义的一些现成的概念和结论,对这个问题很少从理论和实际的结合上进行深入的探讨;或者在“左”的思想束缚下,对马克思主义的某些词句,作了片面的理解。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胜利地完成了从指导思想上拨乱反正的任务,并从各个方面深入地总结历史经验,提  相似文献   
2.
关于环境犯罪若干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世纪以来,地球上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人类以聪明的才智和丰富的创造力,利用大自然赋予的充足资源,创造了前所未有的物质财富,以满足不断增长的人口的需要,并以空前的速度改变着地球的面貌。但是,人类在追求自身发展的同时,也对环境资源造成了严重损害。目前,人类正面临有史以来最严峻的环境危机。全球环境危机主要表现在:全球气候变暖,海平面上升,气候异常,自然灾害频繁发生,使各国农牧渔业生产受到威胁;土壤过分流失,全球沙漠化土壤正以每年5-7万平方公里的速度迅速扩展;森林资源日益减少,被伐林地土壤质地变坏;大气层…  相似文献   
3.
惩罚犯罪、保护人民思想的突出体现曹子丹(中国政法大学教授)我国刑法属于社会主义类型的法律。社会主义国家性质决定了我国刑法是惩罚犯罪、保护人民的法律。过去有一种说法,说我国刑法是打击敌人、惩罚犯罪的法律。这种说法是不全面的,是从“刑法是阶级斗争的工具”...  相似文献   
4.
试论我国管制刑存在的根据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管制刑的存废问题,在刑法起草过程中有过争议。近几年来,随着修改与完善刑法的讨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一些刑法学者又提出了一些新的看法。下面我们刊登几篇持有不同观点的文章,供读者参阅。  相似文献   
5.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犯罪学研究逐步得到发展,学科建设、基础理论研究与重大现实问题的探讨以及犯罪学教学活动全面展开。经过十年的努力,初步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犯罪学体系,及其指导下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社会控制模式。我国犯罪学研究基木上可以划分为两大阶段。从十一届三中全会到1982年中国法学会的成立,是我国犯罪学的诞生时期。这一阶段基本上是在刑法学的体系内对犯罪原因和犯罪预防进行研究的,因而具有浓厚的规范性、形式性等刑法学研究的特点,形成了诸如青少年犯罪和重新犯罪的原因、特点和预防,犯罪的心理原因、犯罪心理结构及其特点等专题性或学科性的研究热点。对犯罪学的  相似文献   
6.
俄罗斯的共同犯罪制度的发展与嬗变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过程。这一过程不像风雨的政治进程那样起伏跌宕 ,充满诸多戏剧性的突变。它似乎在“相对平稳”中不间断地完成量与质、由低级向高级的转换。  相似文献   
7.
职务犯罪研究的新拓展——评王昌学主编的《职务犯罪特论》曹子丹侯国云所谓职务犯罪,泛指国家公职人员职务有关的各种犯罪的总称,是一种特殊类型的犯罪。它不是刑法上按照同类客体划分的类罪名,而是从理论上对符合职务犯罪本质属性的各种犯罪所作的概括。因此,职务犯...  相似文献   
8.
试论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犯罪的几个问题曹子丹,刘远全国人大常委会于1993年7月2日通过了《惩治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犯罪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已于1993年9月1日开始施行。本文就这类犯罪的有关问题,谈一点粗浅的看法。一、制定《决定》的背景随着社...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毒品犯罪在我国日益猖獗,并且出现了一些毒品危害比较严重的行为,如种植毒品原植物的行为,非法持有毒品的行为,引诱、教唆未成年人吸毒的行为,而我国现行法律对这些行为未规定为犯罪,惩治这些危害行为缺少有力的法律武器。为此,我们建议立法机关从我国毒品危害活动的现状和趋势出发,借鉴国外有关禁毒法律规定,考虑我国参加的有关国际公约的精神,完善我国禁毒立法,为惩治毒品犯罪提供法律武器。  相似文献   
10.
一所谓刑事法律协调性,是指刑事法律的各种表现形式之间、各种表现形式内部以及与其相关联的法律部门之间和谐统一的关系。刑事法律的协调性要求所有的刑事法律都必须体现一个共同的立法宗旨,形成一个成龙配套、相互照应、相互衔接的完整的体系;同时,也要求立法机关在已有刑事法律的适用过程中,及时发现问题,尽快改革由于历史原因和立法技术等原因遗留下来的法律规范不协调,甚至相互矛盾、相互冲突的现象,解决新的政治、经济、国际形势下出现的与刑法已不适应的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