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3篇
  2013年   1篇
  201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论中小学生幸福感的生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幸福是个体认识到自身需求得到满足以及理想得到实现时产生的一种心理状态,中小学生幸福是一种现在与未来相结合的身心统一的幸福。要促进中小学生幸福感的生成,需注重早期良好亲子关系的建立,从归因、目标设置和社会比较等角度培养他们智慧的认知能力,并给中小学生提供参与“幸福”活动的机会。  相似文献   
2.
依据小学生学习拖延行为的内外影响因素,如自我效能感、自我调节能力、人格特质、学习任务性质、学习环境及家长教养方式等,分析了自尊导向型、习惯导向型、任务导向型和环境导向型等四种小学生的学习拖延行为,并提出了相应对策:注重小学生发展过程中微生态系统的协调运转;加强对小学生学习方法和时间管理策略的指导;改变小学生学习任务过难过重的状况;建立及时恰当的奖惩反馈机制。  相似文献   
3.
幸福是个体认识到自身需求得到满足以及理想得到实现时产生的一种心理状态,中小学生幸福是一种现在与未来相结合的身心统一的幸福。要促进中小学生幸福感的生成,需注重早期良好亲子关系的建立,从归因、目标设置和社会比较等角度培养他们智慧的认知能力,并给中小学生提供参与幸福活动的机会。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