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法律   2篇
中国共产党   1篇
中国政治   1篇
综合类   8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司法解释(三)》相关夫妻财产的操作性规定,存在疏漏不少:不合中国情理、有违婚姻伦理性特征、背离宪法妇女权力保护的规定及精神、抵触婚姻法关于夫妻财产的法律规定、没有衡平善意受让房产人和配偶他方的权益、无益于婚姻家庭的稳定与个人财产的保护。  相似文献   
2.
民事监督是人民检察院法律监督体系中的一项重要职能,由于种种原因这一方面的立法工作长期被忽视。早在五十年代,我国就有了关于人民检察院提起和参与民事诉讼的立法与实践,但在1979年修订人民检察院组织法时,却删去了关于起诉和参与民事诉讼的规定。现行《民事诉讼法》仅原则性地规定了人民检察院有权对民事案件进行法律监督,对于监督的范围、方式、程序等问题却未作具体规定。正是由于立法上的空泛、抽象与滞后导  相似文献   
3.
模拟法庭教学的地位、作用及组织实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作为现代法学教育一种全新的实践性教学形式,模拟法庭教学较好地弥补了传统法学教育中各方面的缺憾。应该成为高校法学专业一门独立的课程。只有这样,才能充分体现模拟法庭教学应有的地位。在法学教学体系中模拟法庭教学起着特有的作用。模拟法庭教学是一个从教学目标厘定、案例选编、教学组织到后期分析、信息反馈的系统化教学过程。  相似文献   
4.
为有效提升民事执行检察监督制度的法治化水准,需要对该制度的目的进行理性界定.民事执行检察监督制度产生的背景及出现的原因、检察权的性质及功用、法治国家建设的时代诉求、机制顺畅运作的客观要求和民事执行检察监督制度的实际功效,是重新界定民事执行检察监督制度之目的应考量的五个因素.民事执行检察监督制度的目的应界定为解决执行乱,在此目的视角下,应在启动方式、具体权力、实现方式等方面对该制度予以完善.  相似文献   
5.
行政问责制所蕴涵的义务、责任与权力平衡理念是责任政府塑造的前提。行政问责制所建构的理性规范是责任政府塑造的基础。行政问责制所确立的全程监督和全方位监督问责机制是塑造责任政府的保障。  相似文献   
6.
杜承秀 《前沿》2007,(4):112-116
法理上分析民事与行政争议交叉案件,是正确构建该类案件处理机制的前提,学界对该问题的研究有待深入。民事与行政争议交叉案件应定位为两大争议在法律事实上有一定的关联,处理结果互为因果关系或者互为前提条件的一种案件形式且不以相互影响为必要;交叉案件可类型化为以民事争议为主涉及行政争议的交叉案件、以行政争议为主涉及民事争议的交叉案件、民事与行政争议并重且存在法律事实关联但判决结果相互不影响的案件三种;交叉案件的正确解决应当充分考虑两种诉讼机制的特征、诉讼目的及价值功能、司法权的性质等出发点,然后根据我国的国情和宪政体制,适当借鉴域外经验构建该类案件的妥当处理机制。  相似文献   
7.
法院在多元纠纷解决机制中作用的理性定位是该机制建构及顺畅运行的基础性问题。鉴于法院专司法律的职责、法院的司法权威及诉讼纠纷解决机制法治化发达程度,法院在多元纠纷解决机制建构及运行过程中应该发挥协调作用、准则输出作用、指导作用和监督作用。  相似文献   
8.
司法确认人民调解协议机制的立法设置及实践运作,对于人民调解活动的规范化发展,对于人民调解制度正当性的塑造及权威性的提升,具有极大价值意义。人民法院对人民调解协议的司法审查应主要限于形式方面。文章从主体、调解原则、调解范围、调解依据和调解程序等五个方面论证司法审查人民调解协议的具体审查内容。  相似文献   
9.
随着现代经济分析法学的兴起,法律效益性价值逐渐受到人们关注,人们也开始重视程序经济问题.现行民事诉讼法反诉制度的规定条文少,比较原则、简单,反诉的相关程序问题均未作出明确的规定,反诉制度未能真正发挥其应有作用.反诉制度的类型化可以更加平等的保护各方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有效避免法院就相互有密切联系的诉作出相互矛盾的判决.同时可以实现诉讼经济、维护司法权威.  相似文献   
10.
对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与发展立法模式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相关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与发展的现行立法存在诸多缺陷。从保护与发展的客体和立法技术论,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与发展立法应该兼采统一法典和单行法律、法规并用的立法模式,既需要制定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与发展一般法,又需要制定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与发展方面一系列特别法。制定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与发展一般法具有充分的可行性,制定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与发展特别法具有十分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