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中国政治   3篇
综合类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对青年学生审美情趣的培养,可以根据他们的心理特征,借助语文中美的因素,采用多种教育手段和现代教育技术,让学生在美的文化氛围中熏陶.由感知美、鉴赏美到创造美,提高自身的整体素质.  相似文献   
2.
杜玉珍 《前沿》2009,(7):26-29
各种欲望前所未有地膨胀、落后恶俗重新浮出水面并被追捧,道德水准下滑严重、伦理范序陷入混乱,乡村和谐之基正被撼动;社会变迁之客观、乡村改革不周全以及道德伦理建设自身缺陷,共同促生、加剧了乡村社会道德伦理危机;通过体制改革强化国家主义建设以及道德伦理自身建设是乡村道德伦理危机解救之根本。  相似文献   
3.
建成“新农村”是多年来党的几代领导集体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价值取向与心愿。革命战争时期、建设时期、改革时期的不同阶段,几代中国领导集体在农村建设上进行着不同时代背景下的理论思考与实践探索,为今天的“新农村”建设提供了理论铺垫和建设基础,全面发展的“新农村”正在变为现实。  相似文献   
4.
我国乡村伦理道德的历史演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杜玉珍 《理论月刊》2010,(9):166-169
传统中国乡村是一个伦理格序维系、道德观念深厚的社会;历经中国革命洗礼后,社会主义伦理道德体系在乡村社会建立,并呈现出浓厚的理想性特色;改革开放后,中国乡村伦理道德在由理想性走向务实化进程中受到了挑战。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