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0篇
中国共产党   16篇
中国政治   1篇
综合类   2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党的十五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是指导我们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的行动纲领,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目前,我国国有企业改革已进入攻坚阶段,遇到了许多深层次的问题和矛盾,面临着十分严峻的形势,呈现诸多新的特点和发展趋势。在这种情况下,认真领会“决定”的精神,具体地分析、把握目前国企改革的一些新特点、新趋势,选择国有企业改革的具体操作策略,对于有效地推动改革的深化,确保国有企业到世纪末建立起现代企业制度、国有大中型亏损企业基本摆脱困境这“两大目标”的实…  相似文献   
2.
在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不断加深、国内省内经济下行压力不断加大的背景下,备受瞩目的全省经济工作会议于2008年12月21日至22日召开。这是在国内外经济环境发生重大变化的形势下,省委、省政府全面总结2008年经济丁作,决策部署2009年经济工作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会议的主要任务是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三巾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明确方向.  相似文献   
3.
体制转换时期企业管理的新特征杨占辉企业管理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础。在不同的体制框架下,管理的内涵、战略目标、工作思路、行为方式等都不一样。我国长期实行计划经济体制,在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换的这一时期,与计划经济体制相适应的企业管理形式、组织结...  相似文献   
4.
当前,期货问题已成为我国经济界一个十分关注的“热点”。充分认识、发展和利用期货市场,对于建立健全市场体系,促进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期货,最早出现于经济发达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它本身不是货,而是可以反复交易的合约。这种合约不同于一般的由买卖双方拟定的购销合同,而是由期货交易所拟定的标准比合约,其注明了交易商品的等级、数量、交货期、交货地等,  相似文献   
5.
对国有企业进行制度创新,建立以公司法人制度为主要形式的现代企业制度,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决定》指出:“国有企业实行公司制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有益探索。”可以肯定,今后将会有相当一批国有企业逐步由工厂制改组为公司制。但这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涉及到一些理论问题、政策问题、实践问题,必须高度重视。既要防止形式主义,搞“翻牌”公司,也要防止一哄而起,不顾条件硬性改组。要从实际出发,正确操作,搞好改造。  相似文献   
6.
国有资产管理经营的改革趋势王永清,孙建生,王秀君,杨占辉在深化改革的过程中,认清企业国有资产管理经营改革发展趋势,对于提高预见性,把握改革的方向,不断把改革引向深入,促进现代企业制度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具有重要意义。总的看,目前企业国有资产管...  相似文献   
7.
营造创立民族工业名牌的环境○杨占辉随着世界范围内市场竞争的加剧和发达国家千方百计向我国输出资金、产品、品牌,抢占国内市场新情况的出现,许多民族工业多年创下的著名品牌,或被淘汰,或被洋牌取代。振兴民族工业,创立中国名牌,已成为关系中华民族盛衰的大事,实...  相似文献   
8.
在我国行政区划版图上,齐鲁大地宛如一只雄鹰,东西绵延700余公里,南北横跨400余公里,面向浩瀚蓝蓝的海洋,背依广阔绵绵的腹地,振翅欲飞。山东半岛因海而生,依海而存,靠海而兴。在当今陆地资源被大规模开发利用、海域资源凸显潜力的现实条件下,山东能否打好“海洋优势牌”,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山东能否在新一轮区域经济竞争中占得先机。  相似文献   
9.
推动适度的企业破产杨占辉我国的企业破产由于涉及诸多敏感问题,一直是改革中的难点。自1988年11月1日正式实施《企业破产法》至今,真正破产的企业仅1000多家。实际上,我国现有相当数量的企业处于不能清偿到期债务、扭亏无望的困境之中,理应加大破产的力度...  相似文献   
10.
党的十五届一中全会明确提出,用三年左右时间,使大多数国有大中型亏损企业摆脱困境。从近一年来的实践看,确实有一些企业已摆脱困境,焕发了生机,但仍有相当一批“老大难”企业亏损加剧,步履维艰。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在国有企业“越扭越亏”的怪圈面前,相当一部分同志对今后两年要最终实现脱困目标信心不足,顾虑重重。因此,对一年来企业脱困的成果进行准确判断,分析工作中的制约因素,研究采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