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篇
  免费   0篇
世界政治   1篇
外交国际关系   1篇
法律   17篇
中国共产党   1篇
中国政治   2篇
政治理论   1篇
综合类   2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0篇
  2000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我信奉“新闻即史”说。当然,这不是定义,只是实践中的概括,体现了史笔和记者之笔的不谋而合耳。无独有偶,美国新闻界也有此一说,那是美国一位学者莫特(F.L.Mott)所著的《美国新闻论》中,有一章题为News as History,直译恰好是“新闻即史”。可见这个说法放诸四海皆准。古之良史,无不忠实于客观事实,注重寓言于事中。史笔与记者之笔因此而结缘。人们称之为“春秋笔法”;“新闻即史”也许附会于此。真是,两者何其相似乃尔!在我国,“春秋笔法”源远流长,可以追溯到最早的一部编年史《鲁春秋》,它记载了从鲁隐公至鲁哀公242年间的事。缘因孔…  相似文献   
2.
新春伊始,《新闻记者》又给新闻界送上一份厚礼,那就是继2001年评选出十大假新闻之后再次曝光了去年见诸报刊的十大假新闻,而且有几条竟出自赫赫有名的大报刊。白纸黑字,“警”(世)钟齐鸣,以昭告天下:这些“天方夜谭”式的报道是创作出来的,而不是通过采写出来的;其后果不仅愚弄了读者,还严重地污染了社会舆论。无征不信,且援引其中一二:有几家报纸同时报道刘晓庆在狱中住单间并拥有空调、卫生间和淋浴器,俨然“贵宾”一个。说得有板有眼,且是有劳记者大驾“乔装探秘”采访而得。更有甚者新浪网居然报道“三千年前的木乃伊出土后怀孕”的奇…  相似文献   
3.
<正>少用纸巾,重拾手帕,保护森林,低碳生活;每张纸都双面打印,相当于保留下半片原本将被砍掉的森林;随手关灯、开关、拔插头,这是第一步,也是个人修养的表现;不坐电梯爬楼梯,省下大家的电,换自己的健康  相似文献   
4.
《南风窗》十一期载文赞誉了广州有条”正(口野)”街,我也觉得该赞。然而偌大的五羊城,唯一条上下九保证不卖“假(口野)”,也让人感到不是滋味:足见伪劣商品充斥市场猖獗的一斑。其实这不足为怪。有真善美便有假丑恶,只不过白骨精最终还是给老孙逮住,鱼目毕竟不堪混珠。如今最难消受的,却是”假作真时真亦假”。说它假冤枉,说它冒又查无实据。朋友告诉我一件趣事:从前生产虎标万金油的永安堂要控告另一种清凉剂存心假冒,理由是后者的装帧、大小、颜色、设计和其产品如出一辙,只不过把老虎标换成豹,  相似文献   
5.
我说"法治"     
我在一篇约稿中两处提到中国是“法治国家”,见报时“法治”一律被改为“法制”,不知是为何改动的。反正眼下的媒体常把这两者混淆起来,也不足为怪了。然而,一字之改,大异其衷。“法治”与“法制”,其间有联系但又有其截然不同的界定,不容混淆。因为,“法治”的前提意味着实行切实的民主,开放言论自由和结社自由。“法制”呢?那是指的法律制度和据此建立起来的社会秩序,民主自由与否则“干卿屁事”。依我大而化之的理解,大抵前者着重于律法,似比法制高一筹;后者是执法范畴,只是资本主义国家和社会主义国家各有其法制不同。按英语的译法,一个…  相似文献   
6.
新一期的《文学报·大众阅读》(5.28)头版头条有副醒目的标题:“‘差生’不是天生的”,副题还有补充——“制造‘差生’的可能是学校、是家庭”。这里说的是“可能”,我倒以为是完全有可能,而且是当前少年教育的普遍话题;读者用不着读原文便能领会。果不其然,原来是摘自人民文学出版社新版书《没有孩子是差生》的文章,说明孩子不会从娘胎就带来不良习惯。这个大道理,自古而然。小时候读《三字经》,开宗明义,说是“人之初,性本善”;继而“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问题是今天都是独生子女,金枝玉叶啊!天是孩子的天,得天独厚。于是就滋…  相似文献   
7.
8.
在粤东蕉岭县城北,有一个有“金城雄镇”之称的镇山楼。这里松柏苍翠,绿树成荫,山花簇簇,临风洒脱。一九八四年十二月二十六日,是晚清抗日保台志士、爱国诗人、教育家丘逢甲先生诞生一百二十周年,广东省人民政府拨巨款在这风景如画的山岗上建起了丘逢甲陈列室和纪念亭。远远望去,陈列室和纪念亭像一对孪生姐妹相互偎依着。踏上那整齐的台阶,一座圆形建筑和古色古香的亭榭,在柔和的阳光辉映下,在松柏的浓荫覆盖中,显得格外肃穆、雅致。  相似文献   
9.
本专题研究探讨转型期我国社会管理格局和体系构建问题,内容包括社会管理格局和体系构建的理论基础、我国社会管理格局和体系的现状、问题与挑战、中西方社会管理格局和体系的历史沿革与经验教训、转型期我国社会管理格局和体系构建的对策思考四个部分.作者指出,转型期我国社会管理格局和体系的重构是一件困难而复杂的工作,要解放思想,下大力气,推进社会管理体制改革,健全社会管理格局.创新社会管理体系,沿着党的十七大报告所指引的"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健全基层社会管理体制"的方向前进.  相似文献   
10.
企业的经营行为除了创利这一经济尺度外 ,还有伦理的尺度。如何处理好“义”与“利”的关系 ,是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进一步发展面临的课题。按照传统的儒家伦理 ,“重义轻利”才是合理的选择。这里的“义” ,指的是一种道德追求 ,而当时所谓的“利” ,则主要指个人利益。“君子喻于义 ,小人喻于利”就反映了儒家思想集大成者孔子的价值倾向。不可忽视的是 ,孔子同时也主张“见利思义”。他所反对的是那种光讲利而不讲义 ,即所谓“放于利而行” ,只顾追求物质利益 ,而将伦理道德置于脑后的行为。墨家代表人物墨子曾经提出过“兼相爱 ,交相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