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0篇
中国共产党   9篇
中国政治   3篇
政治理论   1篇
综合类   2篇
  2021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改革开放新时期中共党史的分期问题是一个非常重要却始终存在不同看法的问题。对这一问题的不同认识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阶段的划分应该遵循什么样的标准和原则;二是究竟应该划分为几个阶段;三是应该怎样看待各个阶段的特点、区别与联系。能否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事关改革开放新时期党史的研究和有关著作的编写。本文就此谈点不成熟的看法。  相似文献   
2.
本刊来稿较多,因版面有限,有的文章在近期内无法刊用。为增加信息量,及时介绍学术观点,本刊特辟“来稿摘登”栏目,从众多来稿中选出一些文章,将它们的部分内容摘登出来,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3.
中国共产党在建党80多年的历程中,始终注意把马列主义与中国的实际相结合,并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历史任务的改变而发展自己的指导思想。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都是党的指导思想与时俱进的成果。  相似文献   
4.
三十年来,农村改革经历了四个历史阶段,初步实现了农村体制转轨,也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辟和形成作出了重大贡献.通过三十年的改革,农村社会从经济基础到上层建筑都发生了深刻变革,并成功走出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的农村社会主义发展道路.三十年来的农村改革为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同时也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涵.  相似文献   
5.
莫非天边星辰也夜不成寐,等待着那两位冲破黑暗而来的赶路人——那是1920年2月的一个凌晨,北京朝阳门,此时驶出一辆旧式带篷骡车,在通往天津的土路上卷起了一路行尘。车上有两位乘客,坐在车篷里的一位,40岁左右模样,长袍外套着一#棉背心,头上低低地压着一顶毡帽,看上去像是个掌柜;坐在驾辕人旁边的一位,年龄看上去要小一些,微胖的脸庞蓄着八字胡,戴一副金边眼镜,随身的几本账簿,印成店家红纸片子,像是一个年前随掌柜外出收账的账房先生。  相似文献   
6.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 和发展的精神支撑。中华民 族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实践中,逐步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勤劳勇敢、团结统一、爱好和平、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这种民族精神具有强大的社会凝聚力和社会整合功能,它是国家发展和社会稳定的精神基础,是我们的事业取得成功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7.
7月1日,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高屋建瓴,言简意赅,内涵丰富,颇多新意与亮点。今天,我仅就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谈点自己的理解和认识。  相似文献   
8.
进入新世纪后,我国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实际出发,制定了区域协调发展总体战略,提出要鼓励东部地区率先发展。为切实使东部地区实现率先发展,党中央从东部地区区域特点出发,对三大经济板块分别作出战略规划,为东部地区三大经济板块分别作出功能定位,使其在东部地区率先发展中分别起到应有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胡锦涛总书记在1月2日全国政协举行的新年茶话会上指出:"今年是我国实行改革开放30周年。改革开放是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带领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是对我们党和国家发展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伟大事业。我们要对改革开放进行系统回顾总结,以生动的事实、伟大成就、成功经验对全党全国人民进行坚持改革开放的教育,进一步坚定走中国特色礼会主  相似文献   
10.
一、“小康”战略目标的形成及其基本内涵(-)“小康”战略目标的形成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恢复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因此党中央在考虑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问题时,吸取了历史教训,认识到:必须认真研究国情,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来确定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道路、方针、方法和措施,制定我们的发展战略。关于怎样认识国情特点并以此为依据来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陈云早就深刻指出:我们搞四个现代化,要讲实事求是。先要把“实事”搞清楚。这个问题不搞清楚,什么事情也搞不好。我们是一个九亿多人口的大国,80%的人口是农民。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