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中国共产党   5篇
中国政治   2篇
综合类   2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思想工作要因“需”利导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需要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的需求在头脑中的反映,是人们在现实生活中的所想、所盼、所求,是人们对某种目标的主观欲望,是人们在生活中由于缺少某些所需的物质因素或精神因素(包括生理和心理),而要求满足的一种心理状态。引导人们行动的思想动机由需要而产生。需要是人们...  相似文献   
2.
汪鹏程  陶钧 《党史文苑》2011,(15):51-54
陈毅是著名的诗人元帅。在赣南三年游击战争期间,陈毅不但紧握枪杆杀敌,而且拿起笔杆战斗。陈毅记录赣南游击战况的军旅诗词,饱含赤诚质朴的真情,表达了对革命事业忠贞不渝的坚定立场,抒发了革命乐观主义的豪情,激荡着"旌旗十万斩阎罗"的怒吼,重现了赣南游击战争的历史画卷。游击诗词通俗易懂,充满了战斗  相似文献   
3.
汪鹏程 《公安研究》2014,(10):70-73
人民警察核心价值观以特定的核心价值理念作为起点,优化和整合民警个体价值观念,规范民警个体行为,以凝聚警心,组合警力。人民警察核心价值观是公安文化的内核,规定着公安文化性质和发展方向;公安文化是人民警察核心价值观及其价值原则、价值目标、价值追求等的内化和外扬。公安文化既是分析人民警察核心价值观的视角,又是培育和践行人民警察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路径。  相似文献   
4.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时期,中国共产党为何执政?谁来执政?为谁执政?怎样执政?这是关系政权建立和巩固的重大问题。中共在中央苏区局部执政实践形成的"为民服务"理念,是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执政理念的特质。"为民服务"这一特质,是中共以后各个历史时期执政理念的渊源,并且它始终是中共长期执政的价值取向。因而,阐明中共执政理念的渊源和特质,具有重大历史价值。  相似文献   
5.
1927年,党的五大和"八七"会议先后在武汉召开。这两次会议召开时间相隔不长,虽然内容不同意义也不一样,但有很多相通和关联的地方:五大是基本正确认识土地革命的思想转变点,"八七"会议是从大革命失败到土地革命战争发起的实践转变点,它标志党的重大战略实现转变;"八七"会议又是共产国际对中共的政策转变点,中共从此开创苏维埃政权。五大在党的历史上首次提出土地革命政纲,首倡土地革命的口号;"八七"会议首次把土地革命和武装斗争确定为总方针,并与建立红色政权相结合,贯穿整个土地革命全过程。两次会议的"议决案"等,都是记录中国共产党人探索中国革命道路的重要文献。有了五大的铺垫,成就了"八七"会议在中国革命史上里程碑式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7.
社会主义两个文明关系新探□汪鹏程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共存于社会主义社会的两种不同形态的文明。社会主义社会是两个文明和谐协调,相互促进,同步发展的社会。邓小平同志反复强调,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两个文明一起抓,两个文明都搞好,才是有中...  相似文献   
8.
胡龙华  汪鹏程 《求实》2007,(8):30-32
科学发展观是指导发展的科学理论,它体现对人民的亲切关怀和对社会全面进步的密切关注。其哲学价值导向是和谐创新,回答什么是科学发展;其实践价值导向是统筹协调,回答怎样实现科学发展;其终极价值导向是以人为本,回答为谁发展。  相似文献   
9.
制度变革是改革战略实施的逻辑起点,变革的同时也是创造的过程。政府改革作为改革开放的核心主题,它随着社会发展的每一次跃进而深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创立,要求政府从全能政府转变为有限政府;社会的发育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