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0篇
中国共产党   7篇
中国政治   2篇
政治理论   8篇
综合类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过程,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认知到认同再到自觉践行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需要进一步深化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真正入头脑、进人心、接地气。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于团结凝聚亿万人民群众,同心同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要的  相似文献   
2.
沈江平 《前线》2017,(2):43-46
从文化视角审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就是中华文化创造性吸收和转化的过程。历经传统文化的博弈、中国革命洗礼、社会主义建设探索三个阶段,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也相应地产生出一定的文化成果和文化建设经验。这些成果和经验形成了当代中国文化发展的自信基础和动力源泉。  相似文献   
3.
马克思生活的社会是以资产阶级为主导的现代社会,其现代性思想必然以资本主义社会为解析对象.马克思着力于揭示资本的升值和人的贬值的内在冲突,研究雇佣劳动制度和价值实现方式阻碍技术合理性潜能的展现,阐释社会关系的异化,在此基础上对现代性的考量就必须冲破意识哲学的牢笼,立足对资本主义社会现实的分析;跨越自我理解的陷阱,凸显主体解放视野,映现人的价值维度;摒弃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解除非人的资本力量对人的控制和奴役,才能构建使每个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得以实现的新“现代性”.历史唯物主义正是在以上三个转变的基础上,实现了对现代性的批判和超越.  相似文献   
4.
马克思恩格斯认为,作为意识形态的宗教,是为统治阶级服务的,它与人类文明文化的发展息息相关。作为宗教的意识形态,依附于社会发展,它的功能表现为为本阶级的利益服务,它包括统治阶级的思想和革命阶级的阶级意识。作为意识形态的宗教和作为宗教的意识形态,具有互动共通性和不对称性,它们对社会的关注和影响程度也不同。  相似文献   
5.
6.
正伟大的党培育伟大的精神,伟大的精神滋养伟大的党。我们党在长期奋斗历程中培育的自我革命精神,是我们党的宝贵精神财富。习近平同志强调,勇于自我革命,从严管党治党,是我们党最鲜明的品格。新时代,要把我们党建设好、建设强,全党必须树立自我革命意识、发扬自我革命精神。物久则废,器久则坏,法久则弊。自我革命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在  相似文献   
7.
共享文化理念是党的十九大报告中着墨颇多的共享发展、共商共建共享理念在文化上的反映。共享文化的创建融贯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享社会进程之中。它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的时代映现,彰显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文化使命,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旨趣,共享文化在创新中得到发展。共享文化与经济、政治联系密切,与中国共产党的宗旨一脉相承,是新时代"以人民为中心"文化发展理念的最集中体现。  相似文献   
8.
考量当代西方政治哲学,“正义”原则能否实现及其制度形态优劣是一个社会政治系统得以运行的先决条件.无论何种正义,无论程序层面还是实质视角,其最终政治价值旨趣都在于实现对政治主体的生存、安全、平等、发展、民主等需要的契合.多元价值观前提下的政治民主,也就是“正义”的求同存异.如何使“正义”不成为政治生活的乌托邦,文章试图从现代政治哲学视野找寻路径,在不同政治利益价值理念交错中实现“正义”的诉求.  相似文献   
9.
沈江平 《唯实》2011,(6):23-25
两千多年的封建历史,构筑了中国特有的宗族制度。新中国成立后,宗族制度在政府各项政策合力打击下,几乎销声匿迹。但随着社会发展,经济、思想多元化,在广大农村,宗族活动死灰复燃,某些地区甚至有蔓延之势,宗族意识不可避免地又成了我们思想文化思考与建构中必须着手解决的问题。宗族制度在封建社会中甚至在中华文化的发展史中,曾有过不可替代的效能,而它在桎梏人的个性、维护封建礼教方面也是劣迹斑斑。厘清宗族制度的本质及其功能,警惕农村宗族活动对构建和谐社会的消极影响,对构建和谐社会有一定意义,对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也会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0.
<正>义作为一种价值,本质上生成于特定时空下现实的人的实践活动。不同于唯心主义形而上学地分裂时间和空间,片面抽象地谈论正义,历史唯物主义坚持时间性和空间性相统一的时空正义观,因而是关于正义的科学方法论。在历史唯物主义时空正义观视野下,时空正义包括时间正义和空间正义两个维度。时间正义是指在不同历史时期的社会空间内,其内容和性质是各不相同的,我们须以历史的辩证眼光看待不同社会形态内的正义内容与性质。空间正义是指在特定的历史时期内,正义在相对的社会空间中具有短期稳定性,并对它所在的社会空间具有范导价值。时间正义不是时间主义正义,空间正义也不是空间主义正义,理解历史唯物主义的正义观念,必须坚持时间性和空间性相统一的辩证时空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