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中国共产党   2篇
政治理论   2篇
综合类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洪志雄 《理论导刊》2020,(7):74-80,125
知识是实现主体性构建的关键要素,也是话语和意识形态的核心内容。现代社会改变了知识的生产方式、知识产品的流通方式以及知识生产主体的生活方式。而承载着知识属性的意识形态也承受着市场的选择权、话语权以及群众的生产权、接受权和批判权等多方面的压力。由此,面对"自由的主体"的选择理性和自主建构,如何完善意识形态的运行机制以提升国家意识形态在"知识市场"中的竞争力成为当前国家意识形态建设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强调要加强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建设,坚定维护国家政权安全、制度安全、意识形态安全。意识形态安全是总体国家安全的重要一环,意识形态风险是我国要着重防范化解的七大风险之一。当前,威胁我国意识形态安全的风险源和挑战点复杂多样,并与其他领域的各类风险相互交织、相互传导、相互影响,形成转化和外溢的联动效应。防范化解意识形态安全风险,归根结底还得落实到能力建设上来。只有提升对意识形态安全风险的治理能力,才能更好地防范化解各种挑战的冲击,建成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  相似文献   
3.
当下威胁我国意识形态安全的风险源和挑战点复杂多样,并嵌入于整个社会的风险格局当中,与之相互作用、共同演化。意识形态的运行逻辑、总体国家安全观中的风险和安全学视域下的安全这三个维度为如何开展意识形态安全风险评估提供了分析框架。威胁意识形态安全的风险可以归类为观念风险、手段风险和关联风险,在分析三类风险的影响因素和主要观测点的基础上,采取德尔菲法和层次分析法进行具体的指标构建和权重分配,提出了意识形态安全风险评估的模型假设。  相似文献   
4.
知识是实现主体性构建的关键要素,也是话语和意识形态的核心内容。现代社会改变了知识的生产方式、知识产品的流通方式以及知识生产主体的生活方式。而承载着知识属性的意识形态也承受着市场的选择权、话语权以及群众的生产权、接受权和批判权等多方面的压力。由此,面对“自由的主体”的选择理性和自主建构,如何完善意识形态的运行机制以提升国家意识形态在“知识市场”中的竞争力成为当前国家意识形态建设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在当前信息化社会中,信息来源的多样性让普通老百姓获取资讯变得便捷起来,如此态势迫使报业进入更加激烈的竞争。作为传播行业之一的纸质媒体想要凸显个性,创造品牌,抢夺读者的眼球,这当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