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3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当全球化处在以强势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优势为主导力量的后殖民背景中时,好莱坞电影便成为了一支生力之师,几乎将全世界变成了美国电影的超级市场。好莱坞不仅在获得巨大经济利益的同时吞噬着其他国家的本土电影工业,而且还通过美国式的时尚、风格、意识形态、价值观、文化理念的传播深刻地影响着其他国家的民族想象和文化认同,对维护各个民族的文化传统、保持多元的文化趣味和思想价值提出了挑战。  相似文献   
2.
英雄主义在文学创作中是一把双刃剑。它以人物形象塑造为基本手段,通过对人物的性格和命运的描写,潜移默化地表达作者的英雄主义情结和理想。英雄主义人物形象塑造在中国的现当代文学中经历了一个曲折而又值得回顾的历史过程。随着社会生活的日益丰富,人们在文艺作品中希望重新看到英雄主义的愿望日渐强烈,如何在新的条件下塑造英雄主义人物形象是我们面临的现实课题。  相似文献   
3.
电影《活着》:一种超越历史的影像震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余华的小说<活着>,将人生的苦难通过文字的叙述穿透了人们心灵,得到中国乃至世界读者的交口称道,被译成二十多国文字,成为新时期文学经典.张艺谋根据小说改编的电影<活着>,将小说的苦难消解为苦涩的幽默,通过影像的表述,将死亡讲述成特定时期普罗大众的常态,寄托着一种对生命的尊重和渴望.这部电影是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巍峨的银幕丰碑,也是张艺谋迄今为止无法自我超越的一座艺术高峰.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