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各国政治   1篇
法律   1篇
中国共产党   2篇
中国政治   2篇
综合类   2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3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文章基于"党规是一种规范"的立场,重在探究党规的规范属性。从规范作用与功能的视角,指出党规的作用具有明显的"溢出效应",即党规的规范作用和社会作用不只限定在"党内",由于党对国家的领导,使得党规的作用也明显地体现在"国内"。党规是与国家法律并行的一种"明规范",其规范性来源具有直接强制力,这使得党规具有了部分"法性",而与道德、宗教明显区别。党规如公法一样是典型的纯粹利他型规范,这种规范的最大难题是守法或守规。  相似文献   
2.
大学生社团活动作为大学生在校期间学习和生活不可缺少的一个有机部分,具有其特殊的作用。如何认识大学生社团活动,是摆在高校领导、教师和广大大学生面前的一个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3.
王宏哲 《前沿》2022,(4):63-71
“处分”作为中国共产党和国家纪律处分体系的“元概念”,应具有独立性和一致性等品性。“处分”概念的独立,经历了三次分离,其中前两次发生在纪律体系外。1997年我国《刑法》用“刑事处罚”替代了“刑事处分”,“处分”首先从“刑事”中分离出来。在行政监察时期,行政与监察的“行政性”使得“处分”与“行政”长期纠缠在一起。2005年《公务员法》以编制为标准定义“公务员”后,“处分”才摆脱开“行政”的束缚,成为一个独立的纪律性概念。国家监察体制确立后,广义的“处分”概念依然驻留在《公务员法》中。升级为“国家性”的监察机关创造性地独享了“政务处分”一词。“处分”概念的内在分离必须解决其原体制下的广义困境。“纪律处分”一词是解决“处分”概念一致性的简约方案。  相似文献   
4.
[案情]2004年初北京市某国有企业进行了改制,根据国家法律法规和改制政策,企业与职工依法解除了劳动合同,并分别给予了一定的经济补偿金。在给付职工经济补偿金时,根据企业实际承受能力并经国资委批准,将经济补偿金基数确定为2408元。但是企业在内部测算表和职工经济补偿金领取单据上将2408元分为两部分:2003年企业职工月平均工资1608元和企业给予每个职工每人每年安置费800元。2005年初,三名职工孙某、谢某、赵某均以其本人解除合同前12个月月平均工资高于企业职工月平均工资1608元为由向劳动仲裁委员会提起仲裁,要求企业补发本人解除合同前12个月月平均工资高于1608元的部分,并支付其总数50%的额外经济补偿金。后经过劳动仲裁裁决三员工败诉。2005年5月初,三名员工分别向人民法院起诉请求撤消仲裁裁决,支持自己请求。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实质主义与实证主义概念的界定、特征的叙说,以及中国法学研究方法必须从实质主义走向实证主义的必然性论证,试图使人们认识到西方法治发展过程中一个重要的规律就是在认识论和方法论上对实质主义的批判。而中国由于历史、文化等原因,在法治建设的今天,社会的整体思维,当然包括法学思维,总体上还处在一个形而上学的阶段。这对我们理论和实践的发展影响巨大,但我们却往往意识不到这一点,所以有必要将这一规律总结、展现出来,以便我们能遵从规律,减少弯路。  相似文献   
6.
党性视角的党员标准可以被看作是富勒所说的“愿望的道德”,是理想的、抽象的和观念的标准。党纪视角的党员标准则是“义务的道德”,它是现实的、具体的和行动的。从党性标准到党纪标准显然符合伦理学演化的逻辑,即“从德性伦理到规范伦理”,表明了党内治理归根结底还是人的治理。党纪作为一个标准,直接指向有效果的党内治理秩序,它是后果主义的和规范主义的。“法典化”是纪律性党规外在规范性的最高表现形式,它表明超大国家的超大政党的规范化建设逐渐迈向刚性法治所需的“法律性”,也表征着党纪发展到理性化、体系化和综合化的阶段。  相似文献   
7.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确立给铁路治安管理工作带来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尤其是盗窃案件发案率越来越高。参加的人员由原来的小孩、妇女和老人到男女青壮年,由小偷小摸变为光天化日直取目标,由单一作案到有组织的团伙犯罪。面对如此严峻的铁路治安形势,铁路治安派出所要认真思考,加大治安管理工作力度,依靠群众,加强自治,确保铁路运输生产的安全,确保铁路职工的人身财产安全。  相似文献   
8.
在经过了一百五十年的轮回之后 ,中国的现代化又一次回到了最初的起点 ,即向西方学习。不过 ,这次学习的是西方现代化的两大类基础 ,即经济上的市场化和政治上的法治化。特别是在中央提出了要建立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之后 ,如何借鉴西方法治建设的成功经验 ,就不仅成为一个理论问题 ,而且也实实在在地变成了一个亟待解决的实践问题。本文以描述历史为主 ,目的是想说明法治发展的历史尽管具有民族性 ,但同时由于人性和文明进化的原因 ,法治也展现出其内在的共同性和规律性。如何从西方法治发展的历史中总结出一般规律 ,以便更好地指导我们的法治…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