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工人农民   1篇
法律   4篇
中国共产党   1篇
综合类   1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2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
章迪诚 《中国监察》2008,(20):44-45
2002年11月召开的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了建立代表国家履行出资人职责的国有资产管理机构,改革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要求。2003年10月召开的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要建立现代产权制度,使股份制作为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这标志着国有企业改革以及经济体制改革从此进入一个以产权制度改革为重点,以调整重大利益关系为目标的深层次攻坚时期。这期间,与中国经济体制转轨这一特殊历史时期相配套的国有企业的过渡性改革任务将基本完成。  相似文献   
2.
章迪诚 《中国监察》2008,(21):46-47
30年国有企业改革的历程,始终是围绕着三条主线来展开的:一是处理国家与企业的关系,从国家直接经营管理国营企业,到区分国有资产的实物形态和价值形态,把不同形态的国有资产都看作同一种可以在流动中增值的资本,致力于造就资本营运主体,建立国有资产的监督管理体系。  相似文献   
3.
章迪诚 《中国监察》2008,(18):36-38
在30年中国改革开放的伟大变革中,国有企业的改革尤其波澜壮阔又异常艰难。一方面,改革是在缺乏前人经验可以借鉴的情况下“摸着石头过河”:另一方面,在党中央和国务院的领导下,改革克服了前进中的重重阻力秩序推进。正因此,30年的国有企业改革成为整个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主线和缩影,国有企业的改革实践和理论,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重要经验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4.
论加强工会的维权能力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世纪中国工会维权 ,在经济、劳动领域和政治、社会关系各方面都存在大量需要解决的问题。要真正提高工会的维权能力 ,就要积极创新工会的组织体制和组织形式 ,完善工会维权的工作机制和工作手段 ,还要建立权责对等的工会激励和约束机制。这些都要求必须进行工会理论创新  相似文献   
5.
章迪诚 《中国监察》2008,(19):40-41
1992年10月召开的党的十四大,确立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经济体制改革目标.并首次将全民所有制企业由过去的“国营企业”改称为“国有企业”。这是对国有企业认识的重大转折,标志着国家与国有企业的关系。由过去的国有国营,转变为国家所有、企业自主经营。1993年11月的十四届三中全会正式提出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国有企业改革目标。自此.国有企业改革由在维持原有制度框架不变前提下进行政策调整的制度改进时期,转入重新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微观主体制度框桨的制度创新时期。这个时期的改革,是探索建立国有资产管理体制,以国有企业和国有经济为主体。以企业制度创新为主要内容的改革。  相似文献   
6.
据统计资料显示,2005年贵州省职工总数为202.5万人,其中企业职工114万人,占贵州职工总数的56.3%,如果加上大量没有进入统计口径的非公企业职工,企业职工在贵州职工中所占的比例将更大。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七大的胜利召开,是全党全国人民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10月18日,中共贵州省委讲师团、贵州省经济学会联合举办了"学习贯彻十七大精神座谈会",中共贵州省委讲师团团长、贵州省经济学会常务副会长、研究员、经济学博士龚晓宽主持会议,省内近30名社科理论界专家学者到会并作了发言,省委讲师团全体中层干部和副高以上教师参加了座谈会。现将部分专家学者的发言刊登如下,供学习参考。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