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法律   2篇
综合类   1篇
  2011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从认知语言学角度看,“仿拟”修辞本身就是一个复合空间,“仿”说明存在两个输入空间,“拟”则说明了创新性。仿拟的创新主要依赖于源域与目标域这两个输入心理空间的跨空间映射。同时,仿拟修辞又是通过刻意“仿”照人们所熟知的常用词、成语、谚语、名言甚至文章体裁等手段来实现的,它强调文本间的互相吸收,体现了互文性,否定绝对的创新性。  相似文献   
2.
3.
缪佳  刘宸珲 《特区法坛》2002,(70):25-25,28
在民事诉讼法试行期间,我国民事诉讼活动形成了“受案——询问当事人——调查取证——调解——开庭”的习惯做法。这种做法中,法官包揽调查取证工作,在整个诉讼过程中起主导作用。由此,往往形成先判后审的情况;也使法官负担太重,降低了诉讼效率。与此同时,当事人在诉讼中的权利也没得到充分保护。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