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3篇
  2019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清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承德普陀宗乘之庙落成时,恰逢土尔扈特蒙古族人民在远离祖国148年后重返祖国怀抱,可谓盛世欣逢盛事。这是中华民族大家庭史上实现完全统一的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重大历史事件。“自斯,凡属蒙古之族,无不为我大清国之臣”。为了表彰土尔扈特部“终焉怀故土,  相似文献   
2.
建成于康乾盛世的承德普宁寺是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历史见证。寺内乾隆皇帝亲撰御制的三通体量高大厚重的石碑铭文中,全面完整详实地阐述了修建普宁寺的缘由和平定准噶尔达瓦齐、阿睦尔撒纳叛乱,使新疆重归王治的始末。字里行间,无不体现出清廷恩威并施、剿抚并用的良苦用心和反对民族分裂、维护国家统一的坚强意志。金碧辉煌呗赞偈颂的寺庙用来纪念金戈铁马刀光剑影的平叛战争,使得普宁寺远远超出一般佛教寺庙的价值,而成为一代封建帝王合内外之心、成巩固之业的历史丰碑。平定准噶尔,宣告了在我国西北广大地区称雄百年的准噶尔封建割据势力的彻底灭亡,结束了长期分裂割据、动荡不安的社会局面。平定准噶尔,加强了清朝政府在新疆地区的政权组织和行政体制建设,使新疆真正置于清朝政府的直接统治之下,巩固了西北边疆。平定准噶尔,加强了我国西北边疆的军事防御力量,对沙俄侵略扩张野心予以沉重打击,起到了维护国家统一和领土完整的作用。平定准噶尔,可为妥善解决当今国内民族问题和国际上的民族分离主义问题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
承德避暑山庄周围寺庙群中,有一座特为迎接六世班禅来向乾隆皇帝祝贺七十寿辰而建的行宫———须弥福寿之庙。踏进山门,高大的碑亭前檐云龙斗匾上乾隆御笔满汉藏蒙四种文字的题额“智光普照”赫然入目,民族团结的情愫不禁油然升起。如果说,避暑山庄和周围寺庙是一部民族团结、国家统一的史诗,那么须弥福寿之庙就是其中最辉煌壮丽的篇章。自愿来朝 历史必然宗教作为一种群众性的社会现象,是整个社会生活的组成部分。任何宗教的存在和发展都与社会密切相关,都要积极应对所处的时代和社会,亦即宗教的“应世”问题。特别是处于政权更迭、社会转…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