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8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4 毫秒
1
1.
2012年新《刑事诉讼法》对司法鉴定问题作出几处修改:将"鉴定结论"改为"鉴定意见",确立了生物样本采集制度,对鉴定人之出庭范围、人身安全保护、拒不出庭后果作出具体规定,并增设有专门知识的人参与刑事诉讼制度。修改之处在转变盲目依赖鉴定的观念、增强鉴定质证、吸纳当事人主义合理因素等方面呈现诸多亮点,但有关生物样本采集程序以及鉴定人出庭效果等方面依然有待完善。  相似文献   
2.
刑讯逼供,在我国法律中,作为一种严重侵犯公民人身权利和民主权利的犯罪予以禁止。但在司法实践中,刑讯逼供却仍然普遍存在、久禁不绝,它有哪些危害?原因是什么?应采取什么对策予以制止?文章对此作了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3.
治安管理中的刑讯逼供行为屡禁不止,原因是多方面的,有工作考核机制上的问题,也有侦查人员急功近利,功利主义作祟等执法指导思想偏差以及个人办案素质上的问题。除此,刑法第二百四十七条将治安管理中的刑讯逼供行为排除在外,也是重要原因之一。本文对现行刑法"刑讯逼供罪"条文规定存在的缺陷进行了探讨,并就法条修改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相似文献   
4.
为了使检察建议工作真正在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建设和谐稳定的社会中发挥积极作用,有必要对检察建议工作开展情况进行回顾总结。通过对近年开展检察建议工作情况的调研,将存在的问题以及原因进行了疏理,并就检察机关加强检察建议工作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实践中,量刑过程里法官裁量权过大,过程缺乏透明度,结论欠缺充分说明,使得被告人、被害人事前无法预测量刑、公诉人、辩护人事中无法影响量刑、事后又无法了解量刑等违背人权保障理念的现象出现,导致量刑结论不一致,甚至存在法官滥用裁量权的可能性。鉴于此,量刑规范化制度的构建应当蕴涵"以人为本"的基本理念,实现还"权"于"人":一方面,细化实体规范,进一步明确法官裁量权;另一方面,独立程序规范,在公开原则下,赋予各"人"量刑参与权、辩论权、知情权等,从而确保量刑结论准确,实现司法公正。  相似文献   
6.
最高人民法院最新出台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洗钱等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为司法实践中界定洗钱行为提供了依据,但也存在一定问题。其所规定的六种洗钱行为中"通过买卖彩票、奖券等方式,协助转换犯罪所得及其收益的行为"的表述不当,应当进行修改,使定罪处罚的规定更加完善。  相似文献   
7.
文章以睡虎地秦墓竹简等简牍为考察中心,结合传世典籍,重新理清秦时的法律制度。以死刑为例,研究发现秦律的死刑以“殊死”作为分类标准,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殊死”的腰斩和枭首;一类是“非殊死”的磔与弃市等死刑。  相似文献   
8.
刑事和解发展至今日,已然成为了刑事法学界的一大重要研究课题,跨越了程序法与实体法的界限,同时也跨越了法学与社会学的边界。在经历了长期以社会学理论基础支撑的阶段以后,刑事和解渐渐进入了法学家关注的视野之内。在经历了长期且深入的探索之后,刑事和解背后隐藏的法学理论不断被发现,刑事诉权、刑法谦抑理论与刑事诉讼谦抑理论不断被注入刑事和解之中,为进一步的研究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