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法律   1篇
中国政治   5篇
综合类   2篇
  2022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詹颖 《人大论坛》2010,(12):30-31
一张手绘的“贵阳火车站站前高架多功能景观广场示意图”,画出的不单单是道路与设施,更代表着一种新的交通秩序与综合治理观念。它绝非一时兴起之作,厚厚的一沓实景照片和分析资料,反映出毛以能代表周密的观察与研究,这就使得“多管齐下解决城市交通拥堵顽症”  相似文献   
2.
邛窑瓷塑是邛窑产品中极具装饰性的代表性器物。邛窑瓷塑从功能形式上可分为小型玩具和实用器具、佛教用瓷等类别,制作技法主要有手捏、模塑、雕刻等。邛窑瓷塑在造型上体现了功能与审美的高度结合,设计题材反映了唐宋时期市民生活的流行风尚,在融合时代共性与传承巴蜀文脉的基础上进行了创新发展,从而形成了独特的美学价值。邛窑瓷塑所蕴含的设计文化对现代文创设计具有较大的启发价值。  相似文献   
3.
羌族服饰与羌绣是具有代表性的羌族文化符号,也是羌族文化遗产的重要内容。本文总结分析了阿坝州羌族聚居地区的羌族服饰与羌绣保护现状及原因,并提出在保护羌族服饰与羌绣过程中,应加强政府部门在非遗保护中的重要作用,坚持民(家)族传承为主、院校传承、社会传承为辅,原真性保护与生产性保护并举,才能共同推进羌族服饰和羌绣的传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4.
“邛陶烧造技艺”是四川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之一,是邛窑陶瓷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调查了“邛陶烧造技艺”的保护现状,对面临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试图通过对“邛陶烧造技艺”的价值重估与意义开掘、“道”“器”并重的保护路径的探讨,对邛陶烧造技艺的传承和保护方式进行有益的思考,并以此为例对手工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范式进行探索.  相似文献   
5.
出现在清朝康乾时期邹必显的《飞跎全传》,是一本很特别的话本小说,具有独特的审美趣味——谐趣。使小说以一种荒诞的方法接近现实,用滑稽笑闹的方式让人寻味。  相似文献   
6.
文章论述了高校图书馆开展勤工助学的积极意义,针对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探讨,提出了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宜家家居的设计理念入手,从符号消费理论和社会学的角度,分析了宜家家居进入中国以后成为"小资"群体的身份符号这一社会现象背后的深刻成因。  相似文献   
8.
本文对安理会授权武力打击恐怖主义问题的缘起、合理性及其合法化受到的阻碍三个方面的问题进行了初步的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