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篇
  免费   0篇
工人农民   21篇
世界政治   4篇
中国共产党   3篇
中国政治   1篇
政治理论   2篇
综合类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7 毫秒
1.
在对基层工会的实地调查中发现,许多企业中存在着人事部经理与工会主席身份合一的现象。二者的角色特征存在着本质不同,身份合一的局面导致了角色冲突,并造成了一定的体制性弊端。因此应该从明晰角色、明确职责、摆脱依附关系几个方面对工会主席进行角色调试。  相似文献   
2.
3.
非公企业之所以存在不和谐因素,关键在于其内部没有形成劳动关系的平衡机制。  相似文献   
4.
企业劳动关系是否和谐,直接影响到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构,而工会能否在构建企业和谐劳动关系方面发挥作用是关键因素.调查显示:我国企业的劳动关系还不够和谐,其原因在于我国劳动力的市场化没有一个合理的劳动力价格形成机制,造成了劳动者收入低,缺少增长机制.若建立这样的机制则要求企业工会能实施行之有效的工资集体协商的博弈行为,而企业工会的依附性使其无法发挥应有的作用.为此,有必要对企业工会的组织体制和运行机制进行改革.  相似文献   
5.
中国工会职能实现过程中的资源需求与制度建设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党中央领导在中国工会十五大上明确提出:"把更多资源和手段赋予工会组织,为工会工作提供更好的环境和条件"。从中国国情和当前的实际出发,为工会工作提供更好的环境和条件,可以从权力资源、法律资源和舆论资源等方面进行拓展,并从制度建设入手对党和政府所赋予的资源和手段的供给、使用和管理加以规范和保障,确保工会职能的充分实现。  相似文献   
6.
一、历史唯物主义与社会学对研究工人阶级问题的不同意义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研究和分析工人阶级问题的理论基石。正是马克思所创立的历史唯物主义理论,科学地回答了工人阶级产生和发展的历史根源和社会条件,深刻地揭示了工人阶级的历史地位、作用和主要特征,从而天才地揭示出工人阶级的历史使命和远大前途是推动社会发展和人类解放的社会力量。马克思主义的工人阶级理论,按照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就是建立在一定生产力基础上的生产关系理论,是从社会的本质关系中发现代表先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先进阶级的理论。这一理论经历了100多年的历史检验,愈益显示出它的正确性和生命力。社会学作为一门社会科学,也研究工人阶级问题。社会学所研究的社会结构和功能、社会阶级、阶层、群体、社区、人际关系、社会心理等等,以及社会的现代化等问题都与工人  相似文献   
7.
工会学原理作为一门工会院校大专班学员主修的专业课程,要求学员掌握系统的工会理论知识是必要的、无可非议的,是应当在具体教学活动中加以实现的。可以说,真正让学员完整地把握工会产生、发展和现实存在的社会条件,工会的性质、地位、职能等基本范畴,通过教学改变学员对这些理论知识的一知半解,或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状况,是工会理论教学的直接目的。然而,这一教学目的还不是工会理论教学的最终目的。只有工会理论知识在教学过程中真正转化为学员新的、更高层次的实际能力,才能够使我们的教学工作达到培养工人运动人才的战略目标。这种工会理论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应当在教学实践中加以明确和贯彻始终的。但是,就目前工会理论教学的现状来看还不尽人意。由于  相似文献   
8.
职工眼中的企业工会--企业工会现状调查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维护职工权益是企业工会的基本职责。对沿海某省七家不同类型的企业工会的调查显示,职工在企业内部的基本权益,尤其是在非公企业内部的基本权益得不到保障,而企业工会作为劳动者的代言人履行维权职责严重缺失,其根本原因在于企业工会对企业资产所有者和管理者的依附性。  相似文献   
9.
许晓军 《时事报告》2010,(11):42-43
涨薪潮正在“世界工厂”中国掀起。今年,已有十几个省市调高最低工资标准,平均调幅10%以上。各国媒体惊呼,廉价劳力将不再是中国的代名词。作为全球第三大经济体和第一大出口国,中国工人涨工资牵动着全世界庞大的产业和利益链条。  相似文献   
10.
论我国工会新型维权机制的建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改革的不断深化,我国的经济关系、劳动关系发生了许多新变化,出现了许多新问题。从理论上讲,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双方是劳动关系中的平等主体,但在实践中,劳动关系利益协调机制还并不完善,劳动者的权益经常受到损害,由此而引发的社会不稳定因素不断增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和谐社会,呼唤平衡稳定合理的劳动关系,要求工会充分履行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这一基本职责, 建立和进一步完善相应的维权机制,平衡劳动关系,从而促进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