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法律   8篇
综合类   2篇
  2011年   5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最近,某地法院判决了一起抢劫的案件,该案在审理过程中,控辩双方围绕被告人赵某是否构成入户抢劫等问题产生了激烈的辩论。本文认为本案对于认识抢劫罪具有一定的典型意义,有必要对其中的几个法律问题作进一步思考。  相似文献   
2.
本文简要的介绍了利益衡量理论,并在利益衡量的指导下,对刑事简易程序的概念、特征和定位进行了衡量,以探究我国的刑事简易程序的改革方向。  相似文献   
3.
论电信诈骗犯罪立体防控体系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随着信息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利用手机短信、电话和网络通信平台等电子通信手段实施的电信诈骗犯罪活动日益猖獗,人民群众深受其害,严重影响着社会的和谐与稳定,甚至已成为一种社会公害,因而公众要求严厉打击电信诈骗的呼声普遍高涨。电信诈骗作为一种受害面积广、涉及地域宽、犯罪金额大、查办难度高的侵财性犯罪,是传统的普通诈骗犯罪手段所不可比拟的新型犯罪。  相似文献   
4.
作为犯罪行为人悔罪思过方式的赔礼道歉,是刑事和解程序中的重要环节。真诚、自愿的赔礼道歉,有其基本的构成要素。源自犯罪行为人内心忏悔的赔礼道歉,具有补偿被害人心理损伤、安抚犯罪行为人自我良心以及重整社会道德尊严和法律权威之程序功能。在刑事责任承担的语境下,犯罪行为人赔礼道歉的动机复杂多样。在具体的和解实践中,犯罪行为人主动承认犯罪事实、自愿承担法律责任并决心改过自新,是确保赔礼道歉道德性的基本前提。  相似文献   
5.
若以诉讼立场为划分标准,公诉人与被害人均为刑事诉讼中承担控诉职能的诉讼参与主体,两者在惩治犯罪目标的指引下有一定的协同性。基于各自的程序利益重点不同,检察机关的公权力与被害人权利之间存有分歧,甚至是冲突也在所难免。其中的原因不仅仅是价值观念的差异,更多的是公诉权在程序运行中未能顾及被害人个人利益的需要。在域外,公诉权的运行虽不受被害人意志左右,但却十分尊重其情感需要并给予适当的程序参与机会。从被害人取得公理的基本原则出发,国家权力充分尊重权利,是实现我国公诉权与被害人权利的程序协调的理性选择。  相似文献   
6.
我国的刑事简易程序无法完成案件分流,有效配置司法资源的任务,无法体现各方主体利益衡量的结果,我们应当依据各方主体利益衡量的基础上对我国的刑事简易程序进行有效构建。  相似文献   
7.
若以诉讼立场为标准,公诉人与被害人均为刑事诉讼中承担控诉职能的诉讼参与主体,二者在惩治犯罪目标的指引下有一定的协同性。基于各自的程序利益重点不同,检察机关的公权力与被害人权利之间存有分歧,甚至是冲突也在所难免。其中的原因不仅仅是价值观念的差异,更多的是公诉权在程序运行中未能顾及被害人个人利益的需要。在域外,公诉权的运行虽不受被害人意志左右,但却十分尊重其情感需要并给予适当的程序参与机会。从被害人取得公理的基本原则出发,国家权力充分尊重权利,是实现我国公诉权与被害人权利的程序协调的理性选择。  相似文献   
8.
我国的暂予监外执行制度是为了顾及罪犯治疗严重疾病、怀孕或哺乳自己婴儿的人道主义需要而设立的一种行刑变更方式,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却出现了虚假鉴定、权力腐败、脱管逃跑和收监困难等违规现象。借暂予监外执行之名而行逃避刑罚实际执行之实的案件频发,致使刑罚的权威与公允受到严重侵蚀。在域外,刑罚的人道主义通常以中止执行的方式来实现,罪犯在疾病治疗、怀孕分娩或哺乳婴儿的期间并不计入刑罚执行期限。基于医学鉴定技术性强以及女罪犯故意怀孕而难以监督和控制、或者权力可能集体腐败等原因,替之以暂缓或中止刑罚执行,可以是我国监外执行制度的改革方向。  相似文献   
9.
律师伪证罪的关键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现行刑法第306条关键词的分析,明确律师伪证罪的定义和适用标准,限制其使用的范围,促进刑事诉讼目的的充分实现,防止第306条成为阻碍刑事辩护权利行使的障碍。  相似文献   
10.
自然权利学说因其个人主义和理性主义特征成为现代人权的思想起源。本文指出后现代民主国家逐渐在政治、法律和社会制度上对人权予以保障和发展。二战后形成了人权的国际监督和保护体系,国际人权法的发展已使人权的话语成为一套跨越国界的文化道德和法律标准。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