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工人农民   1篇
中国政治   2篇
综合类   1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目前,残障儿童保护中,已形成以残障儿童医疗康复和教育保障为两大支持的保护体系,社区康复工作体系的逐步形成推动了残障儿童康复走向社会化,残障预防得到重视,残障儿童社会参与、文化娱乐等权利保障逐步得到落实。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如在理念上儿童利益最大化原则还未成为共识;缺乏长期、稳定、系统的普惠型残障儿童保护政策体系;残障儿童保护业务分散于各部门,难以形成合力;残障儿童家庭社会支持体系缺乏保护;民间组织力量未能充分发挥等问题。须通过普及残障儿童保护理念,整合残障儿童保护行政资源和政策资源,健全残疾人(残疾儿童)的社会保障体系,引入专业社会工作者等手段,促进残障儿童保护向着制度化、专业化、社会化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2.
儿童保护、儿童救助、儿童福利、儿童保障等,无论概念的广义或者狭义所指,均是以儿童作为主体,对儿童权益从政策立法上、制度措施上进行维护.儿童保护不仅仅是家庭责任,还应包含政府责任的担当、社会组织的积极努力,市场力量的主动介入:要保障儿童生存权、健康权、发展权、教育权、受保护权、参与权等各项权益的有效落实,应促进儿童保护网络建设的系统性、专业性、预防性、持续性,能够将每一名儿童,无论其身体状况、地域、性别、家庭环境等,都纳入儿童保护网络当中.  相似文献   
3.
目前,流浪儿童保护正从自由求助逐步发展至主动保护,更加注重对流浪儿童的全身心关怀,流浪儿童保护机构数量有所提升,服务进一步规范化,流浪儿童保护实践不断创新。但是,也存在以下问题:片段化的遣返式救助,缺乏前后延伸性;均一化的流程性救助,缺乏对流浪儿童个性化同理关怀;对流浪儿童的污名化认识,影响了救助方式手法;流浪儿童救助保护部门责任分散,救助方法机械化,未能有效维护流浪儿童权利;社会力量参与不足等。因此,流浪儿童救助保护应立足于微观、中观、宏观三个视角,全方面、人性化、系统化地对流浪儿童及周围宏微观环境进行改善;应明晰流浪儿童保护路径,建立长效保护机制;通过专业化社会工作介入,促进流浪儿童保护的专业化;整合家庭、社区、学校、政府、社会等多方力量,将儿童利益最大、儿童优先理念渗透于流浪儿童救助保护的各个环节。  相似文献   
4.
在以北京市某区打工子弟学校农民工子女为研究对象的调查中发现,在不同的年龄、性别等个体性因素下,农民工子女的城市归属感有着不同的差异和特点,例如矛盾性、差异性、归属层次较低等。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