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中国共产党   1篇
中国政治   2篇
综合类   17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总体小康生活向全面小康社会迈进 ,是党的十六大对实现小康目标的新发展。这主要体现在小康的水平从低向高发展 ,小康的指标从不全面向全面发展 ,小康的实现从发展不平衡向发展比较平衡转变这三个方面。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是邓小平“三步走”战略的继承与发展 ,是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道路 ;是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客观反映 ,是中国人民梦寐以求的理想的实现 ;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全面发展的目标 ,是科学的、全面的、务实的规划。  相似文献   
2.
在实现"中国梦"的大目标下加快推进国防和军队建设,是习主席为国防和军队建设提出的重大战略要求。中国梦呼唤强军梦,强军梦托举中国梦,"强国梦""强军梦"高度统一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征程。习主席关于国防和军队建设重要地位和作用的重要论述,把军队建设发展与国家总体战略、民族复兴伟业有机统一起来,明确了国防和军队建设的战略定位,是对党的军事指导理论的最新发展。  相似文献   
3.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剥削新论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剥削的概念可以从狭义和广义两个角度释义。其广义概念是指 ,社会上一部分人或集团凭借对某种经济条件或经济手段的垄断 ,无偿地占有另一部分人或集团的劳动、产品或货币。无偿占有 ,是指没有任何付出的、白白的占有 ,非活劳动要素的所有者投入其要素所获得的收入不应被看作无偿收入而应该看作是有偿收入。剥削的存在方式可以从三个角度概括。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存在着剥削现象而非剥削制度。而剥削现象的存在 ,是有其客观依据、必要性和作用以及阶段性的。  相似文献   
4.
我国目前的劳模队伍中出现一些私营企业主是不足为怪的。私营企业主在促进经济快速增长、扩大就业、增加国家财政收入和居民收入、活跃市场等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授予劳模称号是对他们中的优秀分子的一种鼓励和表彰形式。私营企业主具有劳动者的属性,其劳动也能创造价值,肯定了这一点,也就意味着他们具有被评为劳模的资格,对一部分私营企业主的剥削者属性应认真分析,区别对待。私营企业主登上政治舞台,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范围内的合理的事情。  相似文献   
5.
邓海潮  张宏伟 《探索》2005,3(6):136-139
本文认为,从时序的角度可以把公平区分为起点公平、过程公平和结果公平。起点公平包括人生总的起点公平、某一阶段的起点或某一具体活动的起点公平;过程公平指个人或群体在社会活动中获得发挥自身能力的机会平等,以及活动中在公平原则和公平操作下的竞争公平;结果公平包括相对结果公平和绝对结果公平。只有在起点公平与过程公平的基础上,才有可能做到结果公平。起点公平与过程公平是保证结果公平的必要而非充分条件。  相似文献   
6.
私营企业主收入≠剥削收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应该承认而不必讳言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私营企业中存在着剥削现象。但应该正确地区分剥削制度和剥削现象,对私营企业主科学地定性,对其剥削的数量实事求是地进行分析。企业主的全部收入中,只有在既扣除其从事管理劳动、技术工作、体力劳动等获得的劳动收入,又扣除其获得的投资收入、风险和机会收入、利息收入等非劳动收入之后所剩余的部分,才是真正的剥削收入。我国的私营企业主和私营企业的情况差异很大,其有无剥削和剥削的现状大不相同。必须正确对待私营企业中存在着的剥削现象。  相似文献   
7.
马克思主义科学发展观要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并非一蹴而就,而是有着深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渊源和基础的。本文围绕着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即全面发展观、协调发展观、可持续发展观、以人为本的发展观,系统地阐述了马克思、恩格斯、毛泽东、邓小平以及江泽民的相关论述,并以此来论证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是对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继承和发展,是和马克思主义发展观一脉相承的。  相似文献   
8.
我国的个人收入分配制度作为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的实践中,取得了一次又一次历史性的突破,从而已经初步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个人收入分配理论和制度。这些突破主要表现为:突破了按劳分配是“资产阶级法权”和资本主义性质的思想束缚,提出按劳分配的性质是社会主义的,在社会主义中国必须坚持按劳分配原则的观点按劳分配,是马克思和恩格斯所揭示的社会主义社会消费品分配的原则,也是社会主义的重要经济规律之一。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前,我国在对按劳分配的认识上,曾经出现过严重的…  相似文献   
9.
自我教育是一种重要的教育方法,在军队思想政治工作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对实现网络政工,改造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和模式有重要意义。要发挥自我教育在网络政工中的作用,首先要建立支撑网络政工的硬软件系统并培养网络政工人才,在此基础上,要着力提高官兵自我教育能力,并在加强监督和管控的同时,结合官兵成长进步、实际需要和心理特点等,引导官兵进行自我教育,不断提升官兵的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10.
我国的社会主义个人收入分配理论和制度,在邓小平理论指导下,不断革故鼎新,获得了历史性突破:把按劳分配从“资产阶级法权”的桎梏下解放出来,确认它的社会主义性质;提出通过允许和鼓励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途径实现共同富裕的理论和政策;以“主体补充论”取代“唯一论”,承认非劳动收入的合法性;提出多种分配方式是社会主义分配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的“制度论”;提出社会主义分配必须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提出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的“结合论”。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个人收入分配理论和制度已经基本形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